这首宋代谢氏的《送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远行之人的不舍与期望。首句“此去唯宜早早还”,表达了送别者对远行之人最真挚的期盼——希望对方能尽快归来,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次句“休教重起望夫山”,则运用了“望夫山”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对远行者早日归来的殷切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再次经历等待之苦的担忧。
后两句“君看湘水祠前竹,不是男儿泪染斑”,则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寄托情感。湘水祠前的竹子,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象征着离别后的思念与等待。这里的“不是男儿泪染斑”并非直接描述竹子的颜色,而是借以表达即使在离别之后,思念之情也不会像男子的泪水那样轻易流露,而是深藏心底,如同竹子一般坚韧而内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