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禽轻巧少同伦,我听长疑舌满身。
星未没河先报晓,柳犹黏雪便迎春。
频嫌海燕巢难定,却讶林莺语不真。
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叫做百舌鸟的动物,传说这种鸟能够模仿各种声音。在这里,诗人通过对百舌鸟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语言的反思和批判。
“此禽轻巧少同伦”一句点出了百舌鸟的独特之处,它能够发出多种不同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又与其他动物或事物都不相同。诗人用“轻巧”来形容这种能力,既表明了百舌鸟模仿的声音轻盈灵巧,又带有一丝讽刺意味,因为这种能力似乎并不真实可信。
“我听长疑舌满身”则进一步强化了对这种现象的怀疑与不解。诗人通过“舌满身”的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百舌鸟声音仿佛来自全身每一个角落,这种描述既增添了一份神秘感,又加深了对其真实性的质疑。
接下来的“星未没河先报晓”和“柳犹黏雪便迎春”两句,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展现了百舌鸟在季节更迭中发出的声音似乎能够预示甚至引领时间的流转。这里,“星未没河先报晓”表达了百舌鸟在夜色未褪之时便开始叫唤,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到来;而“柳犹黏雪便迎春”则形象地展示了它仿佛能感知冬去春来的转换。
然而,“频嫌海燕巢难定”和“却讶林莺语不真”两句又转向对百舌鸟的质疑。诗人通过“海燕巢难定”的比喻,表达了对于这种声音来源的困惑,因为海燕(一种鸟类)在选择栖息地时极为挑剔,象征着确定性与真实性的追求。紧接着的“却讶林莺语不真”则直接点出了对百舌鸟模仿其他动物和声音的不信任,因为它的声音虽然多变,却缺乏真诚。
最后,“莫倚春风便多事,玉楼还有晏眠人”两句似乎在劝诫人们不要轻易被表象所迷惑,不要因为外界的喧嚣而忘记了内心的宁静。诗中提到的“春风”,不仅是季节更迭的象征,也可能暗指各种引人入胜的声音与事物;而“玉楼还有晏眠人”则是一种对内心世界的肯定,表明在喧嚣声中仍有宁静可寻。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百舌鸟独特的生态特性,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语言、声音甚至现实与真伪的深刻思考。
不详
釜戴山中鹿又鸣,此际多应到表兄。
表兄不是严家子,合是三兄与四兄。
水国南连楚,沙场北近胡。
春风万里别,明月两乡孤。
锡鼎升天几万春,裔孙今复出嚣尘。
姓名当系上清箓,齿发不知何代人?
暂应客星过世主,旋归吴市作遗民。
辽东鹤驾忽飞去,挥手无言辞紫宸。
莫怪出门先骤马,暮年常怨看花迟。
可怜尽日春山下,似雪如云一万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