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安道中(其一)

暑涂明发正愁予,伫立风檐气不苏。

拟戴星行方叱驭,谁驱雨至忽随车。

岂怜行道暍欲死,直恐良苗涸且枯。

早觉南来盐米贱,趁墟归去总欢呼。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陈元晋的《过南安道中(其一)》描绘了夏日旅途中的艰辛与忧虑,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暑涂明发正愁予”写出了诗人清晨出行时,暑气蒸腾,心中充满忧虑。"伫立风檐气不苏"形象地刻画了他在风檐下站立,试图让凉风吹散炎热,但仍然感到疲惫。

"拟戴星行方叱驭",诗人形容自己要在天未亮时就赶路,如同驾驭星辰,表达了决心和辛劳。然而,"谁驱雨至忽随车"暗示了他期待一场及时雨,以缓解旱情,这不仅是为行人解渴,更是为了田间作物的生长。

"岂怜行道暍欲死,直恐良苗涸且枯"进一步表达了对路上行人因酷暑而中暑的同情,以及对农作物可能因干旱而枯萎的担忧。诗人深感责任重大,关心着百姓的生活。

最后两句“早觉南来盐米贱,趁墟归去总欢呼”,则转而描绘了一个积极的画面,南来物资价格低廉,预示着丰收在望,人们在市场上交易时欢声笑语,反映出诗人对于民生好转的欣慰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和观察,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安定和谐的期盼。

收录诗词(114)

陈元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判府大帅督参宝谟户部先生持漕节来长沙继升帅守追惟平庵先生分教是邦越四十有九年而多士尊仰说服如一日乃市地立祠以慰士心祠成门下士陈某拜手稽首而诗之曰

佩璐骑麟返帝旁,屐痕所在尚芬芳。

泉行地脉家家井,月到天心处处光。

模范百年垂藻泮,蒸尝千古奉桐乡。

教忠况有无穷泽,衮衮湘流一派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别玉笥何鍊师(其二)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

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

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

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

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

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

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

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

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

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

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

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形式: 古风

别玉笥何鍊师(其一)

轩轩黄冠师,胄出水曹后。

流风尚诗癖,圣处坐参透。

褰裳红尘外,心赏山水秀。

浑融入芒端,字字遗氛垢。

云雾巧裁缝,冰雪工刻镂。

编成着山岩,光怪射牛斗。

形式: 古风

别留少微兼呈玉堂先生(其五)

君家伯仲尽英妙,笔势夭矫人中龙。

池中我亦自云雨,四方上下长相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