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白云夫子号希夷,碧玉窗中下绛帷。
皓首勒成书万帙,病鸾偷见鹤偷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白云夫子”的隐士,以“希夷”为号,居住在碧玉窗前,拉起绛色帷幕。他虽年老,却勤于学问,著作等身,达到了“书万帙”的境界。诗中巧妙地运用了“病鸾”与“鹤”作为隐喻,暗示这位隐士虽然身体可能有恙,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如同鹤一般高洁,与世无争,保持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和向往。
不详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红尘旧学今虽废,紫府新书近已齐。
三十六仙俱不见,玉函金锁印龙泥。
昔日闻人说上清,如今高步太元庭。
有时却忆红尘事,恰似梦回并酒醒。
本希上圣忘言学,傍采南华寓意书。
去伪即真虽有道,未知人意自何如。
此剑曾将赤霄倚,云雷欲战秋风起。
携下赤霄磨玉山,玉山色变龙蛇寒。
霜飞浪活河汉精,星辰日月分光明。
天生神物不可犯,曾向人閒诛不平。
玉龙不死常在腰,一抹血腥犹未消。
莫教望见延平水,待与天地除凶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