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京仲远次对制帅四川(其二)

使北人争说,今回国势尊。

属声坚执礼,黠虏殆忘魂。

钜业此犹细,故强行复存。

乡闾正关外,因梦逐西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北方的人们争相谈论,如今国家威势显赫。
我们的声音坚定,遵循礼仪,狡猾的敌人几乎失去了魂魄。
即使是巨大的事业,在这里也显得微不足道,所以我们仍然坚持并力求保存。
家乡就在国境之外,我梦见自己追赶着西去的车轮。

注释

北人:北方的人。
争说:争相谈论。
回国势尊:国家威势显赫。
属声:我们的声音。
坚执:坚定遵守。
黠虏:狡猾的敌人。
殆忘魂:几乎失去魂魄。
钜业:巨大的事业。
细:微不足道。
强行:仍然坚持。
复存:保存。
乡闾:家乡。
关外:国境之外。
逐西辕:追赶西去的车轮(可能象征回归或前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送京仲远次对制帅四川(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情感和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

"使北人争说,今回国势尊。"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即将返回北方、重获尊荣地位的羡慕与祝福。"北人"这里特指京仲远,即将回到北方任职,而这次离别让诗人感到今昔对比,朋友的地位如今更加尊贵。

"属声坚执礼,黠虏殆忘魂。"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不舍。在这里,"属声"意味着同声相应的情谊,而"黠虏"则指那些不解人意的人或事物。诗人表达了即使在冷漠的人世间,也要坚持礼节,保持真挚的友情,即便是面对忘恩之人的冷酷,也难以磨灭心中的情谊。

"钜业此犹细,故强行复存。"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机会的期待。"钜业"即指往昔的交游之情,这里的"犹细"意味着这些记忆仍旧鲜活,故而即使强迫自己也要保存这些珍贵的回忆。

"乡闾正关外,因梦逐西辕。"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思念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乡闾"指的是家乡的门前,"关外"则意味着远离的边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便在遥远的地方,也会因为梦境而追随朋友西行的心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深度挚的描写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古代文人间的情谊之深。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送郑刚中赴江东参议

去程遥指石头城,秋与钟山老气清。

紬绎蓬峦曾正字,参陪莲幕试论兵。

时平得计甘微禄,学古无心急近荣。

君岂江淮久游客,归来矍铄上承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赵季言知抚州

同寅心契每难忘,林野投閒话最长。

自是文华兼政术,非徒神秀出天潢。

临岐暂送鱼符客,指日归来画省郎。

诗社不应常寂寞,赖君搜奖出江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其二)

和篇犹未忽成行,无柰离情杂愧情。

风雨连朝难远送,湖山何日再寻盟。

饱参屡见从头举,识破悬知到处轻。

疏懒祗愁书问少,望君因便却传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徐衡仲归侍次福建帅属二首(其一)

三年林曲喜谈丛,交荐俄闻得数公。

竟觅一官莲幕下,漫添千咏锦囊中。

时乖岂但冯唐老,性癖甘如叔夜慵。

应是黄花过江路,笑垂双袖立西风。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