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汉事正犹豫,足迹正跫然。

严陵老子,当时底事动天顽。

曾把丝纶一掷,藐视山河九鼎,高议凛人寒。

竹帛非吾事,霄汉任腾骞。问云台,还得似,钓台巅。

几年山下,使人犹识汉衣冠。

寄语功名馀子,今日成尘何在,百战亦多艰。

一笑桐江上,来往钓名船。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沈明叔的《水调歌头》,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英雄事迹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当下世态的无奈与感慨。

“汉事正犹豫,足迹正跫然。”开篇两句,便以宏大的视角描绘了历史的长河,"汉事"指的是汉朝的事情,而"犹豫"和"跫然"则传达了一种历史事件尚未完全消散的感觉,给人以历史深邃、壮丽的印象。

“严陵老子,当时底事动天顽。”这里提到的“严陵老子”应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著名隐士庄周,他在严陵隐居,不问世事。"当时底事"则是指古代的重大事件,而"动天顽"表明这些事件之重大的程度,足以撼动天地。

“曾把丝纶一掷,藐视山河九鼎。”这两句诗描绘了庄周对世间功名利禄的蔑视。他曾经轻松地抛弃过象征权力和荣誉的"丝纶"(可能是官职或勋章),而且还藐视那些象征国家政权和力量的“山河九鼎”。

“高议凛人寒。”这一句通过对话语的高度评价,来形容当时人们对于庄周这种超脱世俗态度的赞许。

“竹帛非吾事,霄汉任腾骞。”这里的"竹帛"可能是隐喻,而"霄汉"则指的是高远和广阔的空间,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并不在意,只愿意随心所欲地生活。

“问云台,还得似,钓台巅。”这一句通过提问的方式,询问古代的云台(可能是指某种高耸的建筑)是否依旧存在,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寻和怀念。

“几年山下,使人犹识汉衣冠。”这里的"几年"强调时间流逝,而"使人犹识汉衣冠"则是说尽管岁月匆匆,但人们依然能够认出当年的风采,这里的"汉衣冠"象征着古代的文化和精神。

“寄语功名馀子,今日成尘何在,百战亦多艰。”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追求功名而终究化为尘土的人生感慨。"百战亦多艰"则是说即使经历无数的战斗和困难,也无法改变最终的命运。

“一笑桐江上,来往钓名船。”最后两句诗人以超然物外的心态,面对着桐江的流水,只是一笑而过,而那些追求功名的人,则如同来往不息的船只,他们的名字最终也只是被记载在历史的长河中。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古代英雄和隐士的提及,以及对过去与现在之间关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功名无常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1)

沈明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福寺薰风堂孝丰县东门

筑室最高处,轩窗八面通。

凿山流乳液,开户纳薰风。

巾履随凉设,茶瓜与客同。

我来资解愠,不羡楚王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沽酒频留客,围棋不计功。

形式: 押[东]韵

踏莎行.赠杨蟠

竹阁云深,巢虚人阒。几年湖上音尘寂。

风流今有使君家,月明夜夜闻双笛。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押[锡]韵

九月一日

门外行蹊落叶遮,西风寒入野人家。

重阳日近秋光足,开遍闲庭帝女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