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太行苦热行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

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

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

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

白雪和难成,沧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药]韵

翻译

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
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
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
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
石枯山木燋,鳞穷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万里传明略。
诸将候轩车,元凶愁鼎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
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
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
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
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
白雪和难成,沧波意空托。
陈琳书记好,王粲从军乐。
早晚归汉廷,随公上麟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艰险与炎热,以及军旅生活的艰辛。开篇即以“迢递太行路,自古称险恶”勾勒出太行山脉的雄伟与危峻,其后的“千骑俨欲前,群峰望如削”则形象地展示了军队在这片土地上的英姿飒爽。然而,这种壮丽景象随即被“火云从中出,仰视飞鸟落”中的炎热气候所掩盖,展现了一幅夏日边关的酷热图景。

接下来的“汗马卧高原,危旌倚长薄”和“清风竟不至,赤日方煎铄”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氛围。诗人通过对比手中的冷饮与远处传来的消息,以及将领们的焦虑和军中生活的艰辛,展现了边塞将士们内心的渴望与孤独。

“何劳短兵接,自有长缨缚”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战争手段的智慧思考。随后的“通越事岂难,渡泸功未博”则是对军旅生涯中征战困难的一种回应。

最后,“朝辞羊肠阪,夕望贝丘郭。漳水斜绕营,常山遥入幕”等句节,是诗人在描述一日行军的景象,而“永怀姑苏下,遥寄建安作”则是对远方家乡的深情思念。

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军旅生活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边塞将士们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无限眷恋。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

天上移将星,元戎罢龙节。

三军含怨慕,横吹声断绝。

五马嘶城隅,万人卧车辙。

沧洲浮云暮,杳杳去帆发。

回首不问家,归心遥向阙。

烟波限吴楚,日夕事淮越。

吊影失所依,侧身随下列。

孤蓬飞不定,长剑光未灭。

绿绮为谁弹,绿芳堪自撷。

怅然江南春,独此湖上月。

千里怀去思,百忧变华发。

颂声满江海,今古流不竭。

形式: 古风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山居秋更鲜,秋江相映碧。

独临沧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乐侯,披榛著双屐。

入云开岭道,永日寻泉脉。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

苍苔绝行径,飞鸟无去迹。

树杪下归人,水声过幽石。

任情趣逾远,移步奇屡易。

萝木静蒙蒙,风烟深寂寂。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形式: 古风

明月湾寻贺九不遇

楚水日夜绿,傍江春草滋。

青青遥满目,万里伤心归。

故人川上复何之,明月湾南空所思。

故人不在明月在,谁见孤舟来去时。

形式: 古风

雨中登沛县楼赠表兄郭少府

楚泽秋更远,云雷有时作。

晚陂带残雨,白水昏漠漠。

伫立收烟氛,洗然静寥廓。

卷帘高楼上,万里看日落。

为客频改弦,辞家尚如昨。

故山今不见,此鸟那可托。

小邑务常闲,吾兄宦何薄。

高标青云器,独立沧江鹤。

惠爱原上情,慇勤丘中诺。

何当遂良愿,归卧青山郭。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