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桧印章

梁折山摧入小成,日华留得寸晖明。

不盈一握空虫篆,未丧斯文粗姓名。

草木西周朝有暮,图书东观死犹生。

二千年后司封纽,未信栽时出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手植桧印章》由金代诗人麻九畴所作,通过对一棵手植桧树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联“梁折山摧入小成,日华留得寸晖明”,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桧树在风雨摧残中依然挺立的姿态,即使山崩梁断,仍有微光闪烁,象征着生命不屈的精神。这里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将桧树坚韧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力量相对比,突出其顽强的生命力。

颔联“不盈一握空虫篆,未丧斯文粗姓名”,通过描述桧树虽小却蕴含深厚的文化价值,即使不被世人广泛知晓,也未失去其作为文化载体的意义。这里将桧树与文化联系起来,暗示了桧树不仅是一棵树,更是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象征。

颈联“草木西周朝有暮,图书东观死犹生”,将桧树与历史上的草木相比较,指出尽管草木朝生暮死,但它们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却如同东观图书一般,虽物是人非,但知识与智慧永存。这里通过时间的对比,强调了桧树作为历史见证者的角色。

尾联“二千年后司封纽,未信栽时出此情”,表达了诗人对桧树生命力的赞叹与敬仰,认为即使在二千年后的未来,人们也不会忘记栽种这棵树时所寄托的情感与意义。这里体现了对传统与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自然与人类情感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棵手植桧树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自然、历史、文化和情感的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历史和文化深刻而独特的见解。

收录诗词(31)

麻九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裕之

向来三度见君诗,常望西山有所思。

谁料并州天绝处,相逢梁苑雪消时。

贤人乐古声犹在,聱叟文高世岂知。

只恐神嵩不留客,秦川如画渭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秋怀

昨夜新凉御褐裘,一番节物弄清愁。

月悬双杵若为夜,人在一隅偏觉秋。

败叶只能惊画扇,啼螀终不到朱楼。

还乡梦断寒衾晓,依旧云山是蔡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伯玉食蒿酱韵

九尺东方生,不如一侏儒。

饮啄各有程,厚薄与生俱。

文蒲及屈芰,何乃淡以枯。

正如谢三旌,甘心作羊屠。

伊蒿本薪材,岂足充庖厨。

薄雪草堂径,新霜古城隅。

河南地差暖,冬有不死芜。

青来涧边筥,绿入几上盂。

微香能侣菊,小苦贤于荼。

酷烈变醯醢,薰醲破脂酥。

书生喜倒说,食亦变精粗。

借问冰茶者,何如羔酒乎。

况尔蓼彼萧,蓬茅固其徒。

偶然躐一等,遽欲忘樵夫。

迩来岁颇饥,大半殣在途。

攘肉或至犬,首丘不如狐。

命贱秪求死,计穷交议逋。

尚有纨裤儿,朝夕食于株。

宁知埽野稗,一饱不易图。

遂令人轻生,不畏锧与鈇。

如君有蒿酱,犹是千金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复次韵二首(其一)

五脏太多可,张颐托臞儒。

自非何曾家,安得海陆俱。

庄周幸有粟,不至鱼肆枯。

何劳夷门市,下车朱亥屠。

春韭与秋菘,岁晚不供厨。

蒿腹不蒿目,大方果无隅。

为酱非负口,犹胜范莱芜。

岂无青精饭,驻颜炊一盂。

岂无菖蒲歜,辟邪如神荼。

又岂无椒花,除瘟等酴酥。

蒿于数品中,颇同武官粗。

数品虽异馔,置之酱可乎。

犹材各有施,岂必皆吾徒。

公绰优为老,劣于滕大夫。

大抵食如士,取之非一涂。

君诗志其味,食经有董狐。

彼哉鼋羹指,斲棺终莫逋。

彼哉萍齑手,竟死珊瑚株。

宁如酱以蒿,不出本草图。

盖后人好奇,一洗腥砧鈇。

为谢馋祟鬼,渠今离我躯。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