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道书作六首(其一)

岩居秉贞操,所慕在玄虚。

清夜眠斋宇,终朝观道书。

形忘气自冲,性达理不馀。

于道虽未庶,已超名迹拘。

至乐在襟怀,山水非所娱。

寄语狂驰子,营营竟焉如。

形式: 古风

翻译

居住山岩坚守节操,向往的是深远的玄妙
夜晚在清净的斋室安眠,整天研读道家书籍
身心忘我,元气自然充盈,天性通达,道理了然无余
虽然还未完全领悟大道,但已超越世俗名利的束缚
真正的快乐源于内心,山水之乐并非我所追求
我告诉那些忙忙碌碌的人,你们到底在追求什么呢

注释

岩居:居住山岩。
贞操:坚定的节操。
玄虚:深远的、神秘的。
清夜:夜晚。
斋宇:斋室。
终朝:整天。
道书:道家经典。
形忘:身心忘我。
气自冲:元气自然充盈。
性达:天性通达。
庶:领悟。
名迹拘:世俗名利的束缚。
至乐:真正的快乐。
襟怀:内心。
山水非所娱:山水之乐不是追求。
狂驰子:忙忙碌碌的人。
营营:忙乱,追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大儒朱熹的作品,题为《读道书作六首(其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坚守,以及对超脱世俗名利的向往。他居住山岩,秉持坚定的节操,专注于研读道家经典,夜晚在静谧的斋室中沉思,白天则沉浸在道义的探索中。诗人强调,通过修炼身心,达到形神合一,性情通达,超越了世俗的束缚。

他认为真正的快乐源自内心的宁静和对道的理解,而非外在的山水之乐。最后,他劝诫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应该反思自己的追求,何去何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朱熹儒家与道家思想融合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遇雨

一雨摧时节,微凉暑气通。

天青云澹薄,山迥日空濛。

听讼多馀暇,韦编足细穷。

却惭为宦拙,閒处得秋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沁园春.五十五自述

五十五年,满簪华发,俨然遂良。

又何曾戚戚,荜门圭窦,何曾汲汲,玉带金章。

困后高眠,饥来饱□,老矣狂夫老更狂。

空回首,叹世间名利,傀儡开场。幸临晚节安康。

又两日、三秋催肃霜。

叹生朝亦是,贺宾踵至,龙钟矍铄,何足称觞。

喜对诸贤,笑谈世事,相会亲朋醉玉觞。

谁如我,素乐天知命,不事侯王。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华阳洞辞(其二)

香露湿,草晶荧,起看大地尽瑶璚。

下界千门人寂寂,空山夜静海波声。

形式: 词牌: 赤枣子 押[庚]韵

华阳洞辞(其一)

河汉澈,碧霄晴,九华仙子到凡尘。

凉夜山头吹玉笛,纤云卷尽月分明。

形式: 词牌: 赤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