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
谁道春归无觅处,横斜全似越溪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觌题咏杨补之所绘雪梅图的作品。诗人通过赞誉画中的雪梅,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江南冬景的生动捕捉。"笔端造化出天巧"一句,高度评价了画家在画布上创造出的自然神韵,仿佛是造物主的手笔一般巧妙。接着,"写出江南雪压枝"描绘了梅花在雪中傲立的画面,形象地再现了江南冬季特有的景象。
诗人进一步借景生情,提出"谁道春归无觅处",暗示虽然看似冬季严寒,但春天的气息其实并未远离,只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最后,"横斜全似越溪时"借用王维《山居秋暝》中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意境,形容画中的梅花姿态横斜,如同越溪边的美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整首诗赞美了画作的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季节流转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艺术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欣赏。
不详
绍兴中,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受禅,以潜邸旧人,授权知阁门事。淳熙初,除开府仪同三司,加少保、醴泉观使。趋奉宫廷,词多应制之作。其词语言婉丽,风格柔媚。代表作为《阮郎归》、《水调歌头》《西江月》《定风波》(长相思》、《采桑子》、《眼儿媚》、《忆秦娥》等,其中以《阮郎归》一词为最著名
数尽万般花,不比梅花韵。
雪压风欺恁地寒,刬地清香喷。
半醉折归来,插向乌云鬓。
不是愁人闷带花,花带愁人闷。
暮云蹙。小亭带雪斟醽醁。斟醽醁。
一声羌管,落梅蔌蔌。舞衣旋趁霓裳曲。
倚阑相对人如玉。人如玉。锦屏罗幌,看成不足。
西风节。碧云捲尽秋宵月。秋宵月。
关河千里,照人离别。尊前俱是天涯客。
那堪三载遥相忆。遥相忆。年光依旧,渐成华发。
正飞雪。园林一样梨花白。梨花白。
画堂帘捲,暖生春色。嵇康转轴声幽噎。
新来多病娇无力。娇无力。浅红转黛,自然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