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己酉冬日,扶舅姑及亡夫、长子之榇,葬于郊南。抚儿顾叔,血泪千行,因占一阕

霜老疏林,泪洒冰天,冻合层云。

有糟糠新妇,血珠和土;伶仃幼子,篑石成坟。

瞻仰亲莹,如依膝下,笑语慈颜杳不闻。

从今后,痛墓门悄闭,谁侍晨昏。

十年屡断惊魂,纵百炼千磨我代君。

叹寒烟冷月,空闺人老;疾风暴雨,世事谁论。

长子何辜,又遭短折,湘竹无多染泪痕。

空肠断,看慈鸦万点,归绕江村。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鉴赏

这首《沁园春》是清代范贞仪女士在己酉年冬日,扶助公婆及亡夫、长子的灵柩,安葬于郊外南部后,感怀而作。词中充满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悼与怀念,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

开篇“霜老疏林,泪洒冰天,冻合层云”,描绘了冬日凄凉的景象,霜叶凋零,冰天雪地,云层冻结,营造出一种肃穆悲凉的氛围。接着,“有糟糠新妇,血珠和土;伶仃幼子,篑石成坟”两句,直接点明了词人所面对的现实——作为新寡的她,不仅要承受丧夫之痛,还要照顾年幼的孩子,生活之艰难可见一斑。

“瞻仰亲莹,如依膝下,笑语慈颜杳不闻”表达了词人对已故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仿佛还能看到他们生前的笑容,听到他们的声音,但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再也无法重现。“从今后,痛墓门悄闭,谁侍晨昏”则道出了词人对未来生活的无奈与孤独,从此以后,只有自己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

“十年屡断惊魂,纵百炼千磨我代君”一句,展现了词人在面对生活困难时的坚韧与勇气,即使历经无数磨难,也要坚强地活下去,为已故的亲人分担痛苦。“叹寒烟冷月,空闺人老;疾风暴雨,世事谁论”进一步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最后,“长子何辜,又遭短折,湘竹无多染泪痕”表达了对长子早逝的不解与哀伤,湘竹象征着泪水,无法承载太多的悲伤。“空肠断,看慈鸦万点,归绕江村”以慈鸦归巢的场景结束,既是对亡者归宿的想象,也是对自身孤独处境的写照,整个画面充满了凄美与哀愁。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词人在面对人生重大变故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亲情、爱情、生命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4)

范贞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谢闺友赠兰

陌上春如绮。赏韶华、香车宝马,笙歌丛里。

惟有梨花庭院静,花下重门悄闭。

任绿暗、苍苔生砌。

莺语似怜春寂历,便菱花、怕对人憔悴。

閒刻遍,琅玕翠。数枝玉盎遥相寄。

觉一室、琴书暗泽,国香清媚。

濯濯芳姿丛碧玉,似带幽人风味。

敢轻得、神仙分佩。

闺秀词坛君拔帜,读新诗、韫意无能会。

同心赠,宁无愧。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望江南.同四姑过先舅绿雪山房

仙去久,重到读书庐。

纸破閒窗风淅沥,诗留旧壁粉模糊。能不忆当初?

循廊去,仍坐碧山芜。

霜月凄清梅影瘦,寒风峭急雁声孤。清泪各沾襦。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莺啼序.同人泛舟水绘庵,用彭骏孙先生闺情韵

渐可忘机,海上客、共亲鸥鸟。

白驹隙、逆旅光阴,又看一度春杪。

避俗喜于尘事远,高舂不觉东风晓。

负一春烟景,论兴味,年来少。

乍雨馀寒,花禁不放,做露凝霜缟。

恰新晴、日煖风和,远天纤翳如扫。

惹无端、傍柳随花,旧心情、祛除未了。

似元都,千树齐开,刘郎重到。

激流植援,稳载檀槽金粟,汎柳堤荇沼。

听绛雪回风,绿水无波,青山微笑。

翼拊禽飞,蛟潜壑舞,暝云不散鱼龙静,影一碧、疏星夜深悄。

当歌对酒,厌厌不醉谁归,觞无算,筝琶搅。

深源何事,咄咄书空,短鬓银丝袅。

剩有菟裘才就,松菊犹存,人生行乐,风光真好。

玉山心迹,姓名金谷,古人秉烛非无意,待深林、明月来相照。

问他招隐荒途,朝市山林,安知大小。

形式: 词牌: 莺啼序

望江南.咏烛

筵上烛,心篆未成灰。

红泪有时流醉靥,清光彻夜照银台。更漏漫相催。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