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五)

春风吹鬓思悠悠,来上弥罗百尺楼。

城郭万家尘似海,祗应高处不知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文徵明在闰正月十一日游览玄妙观及诸道院后,傍晚登上露台,在月光下归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运用了春风、鬓发、高楼、城郭、尘海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春风吹鬓思悠悠”,春风轻拂,诗人不禁思绪万千,以“悠悠”二字形容内心的思绪绵长不绝,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

“来上弥罗百尺楼”,诗人登上了高耸入云的百尺楼,此处的“弥罗”可能是指楼阁之高,也暗含着对宇宙万物的仰望之意。

“城郭万家尘似海”,诗人从高处俯瞰,万家灯火如同海洋中的点点星光,形象地描绘出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的忙碌与浮躁。

最后一句“祗应高处不知愁”,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时,似乎能暂时忘却人间的烦恼和忧愁,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六)

古殿悠悠径有苔,松扉端为野人开。

匆匆不尽登临兴,有待他时看竹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次第得诗七首(其七)

神清殿曲倚阑干,市散人空万井间。

莫负仙台今夜月,明朝日出是尘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二月廿六日游天池诸山

西北群山列翠屏,天池宛转带支硎。

行穿壑谷身忘倦,忽听松风酒又醒。

岁闰故应春缓缓,民饥欣见麦青青。

老年行乐知无几,莫负樽前双玉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九日娄门胜感寺

晚禾垂穗野田平,九日登临宿雨晴。

出郭由来少尘事,逢僧聊得话浮生。

秋霜落木黄花节,破帽西风白发情。

却喜东林能破戒,提瓶沽酒醉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