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二首(其一)

虚名毕竟耳边风,梦入巢由事一空。

贫窭未能防鬼笑,悲哀端更遇途穷。

胡沙十月惊弦雁,水国三年食蓼虫。

得似此身无好味,病馀明日即衰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虚名终究像耳边风,梦境中的追求都成空。
贫困无法防止鬼神嘲笑,悲伤更在人生困厄时加重。
十月的沙漠让弦音惊飞大雁,三年的水乡生活只能吃蓼草。
如果能像这样没有好滋味,病后余生我将是衰弱的老翁。

注释

虚名:名誉、虚幻的名声。
毕竟:终究、到底。
耳边风:比喻不值得重视的事物。
梦入:进入梦境。
巢由:巢父、许由,古代隐士,这里指理想或追求。
贫窭:贫穷、匮乏。
防鬼笑:防止被鬼神嘲笑,比喻避免不幸。
悲哀:悲伤。
途穷:道路尽头,比喻困境。
胡沙:北方的沙漠。
惊弦雁:弦音使雁惊飞。
水国:水乡、湿润地区。
食蓼虫:以蓼草为食,形容生活艰难。
得似:但愿能像。
无好味:没有美好的享受。
病馀:病后。
衰翁:年老体衰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新的作品,名为《病中二首》(其一)。从艺术风格上看,这首诗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的苦闷心境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虚名毕竟耳边风,梦入巢由事一空。”这两句通过比喻手法,表明世间的名誉如同耳边的风,转瞬即逝;而往日的繁华好梦,也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为乌有。这反映了诗人对虚幻的物质和精神追求的失望。

“贫窭未能防鬼笑,悲哀端更遇途穷。”这里,“贫窭”指的是生活中的困顿局面,而“鬼笑”则隐喻着命运的嘲讽。诗人感受到生活的艰辛和命运的无常,同时也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悲哀和无奈。

“胡沙十月惊弦雁,水国三年食蓼虫。”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景象。“胡沙”、“惊弦雁”形容战乱频仍,“水国”、“食蓼虫”则暗示着生活在边塞地区的艰难和贫瘠。通过这些意象,诗人传达了对战争与贫困的深刻体验。

“得似此身无好味,病馀明日即衰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身体健康的渴望,以及在疾病缠绵中对美好事物的淡漠。同时,“明日即衰翁”则是对生命易逝、人生无常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在痛苦与绝望中的自我超越,以及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叹息,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人性的感悟。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笋竹

峥嵘泽国与烟村,饱见尖尖破土痕。

稍倩南风开鹊尾,数烦夜雨送龙孙。

平生直节初挥箨,后日清阴自庇根。

残月莫云林外看,森森矛戟万军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读五代史

瓜割沟分几战场,坎蛙穴蚁自侯王。

铁枪妄谓千人敌,溺器犹须七宝妆。

诸国岂能臣癞子,九龙那得贮归郎。

堪悲五十年来事,荼毒蒸民倍感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资州邓园

苍官愯愯护重岗,绿玉寒梢亚短墙。

春事鸟啼三月老,路人风送百花香。

蜂衙归去栏干静,江面飞来燕予忙。

簿领堆中催白发,不知閒日许多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铁山祠成二首(其二)

缥缈团空翠一围,丛神社鼓日相依。

阴天几处看云阵,夜雪何时化铁衣。

鸟鼠莫栖新蕊殿,风尘从染旧龙旗。

门前汗马蹄翻玉,犹似当年力战归。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