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赏菊二首(其二)

十日初收宿雨寒,词人携酒快登坛。

黄花解放应重醉,好向篱根取次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里十日雨后的景象,词人携酒登高赏菊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生活情趣。

首句“十日初收宿雨寒”,描绘了连续十日的雨水过后,空气中弥漫着凉意的景象。这里的“宿雨”指的是前夜的雨,“寒”字不仅指天气的寒冷,也暗示了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洗礼后,空气中的清新与凉爽。这一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为后续的活动铺垫了背景。

第二句“词人携酒快登坛”,点出了人物和活动。这里的“词人”泛指文人雅士,他们带着美酒,兴致勃勃地登上观赏菊花的高台。这不仅展现了文人的风雅,也体现了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享受。同时,“快”字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愉悦和急切之情,仿佛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眼前的美景。

第三句“黄花解放应重醉”,将焦点转向了菊花。在经历了十日的雨水之后,菊花似乎得到了释放,重新绽放出光彩。这里的“黄花”特指菊花,而“解放”一词形象地描绘了菊花在雨后重获生机的状态。诗人用“应重醉”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喜悦,预示着人们将会再次被菊花的美丽所吸引,沉醉其中。

最后一句“好向篱根取次看”,则进一步强调了观赏菊花的方式和态度。“取次”在这里意味着随意、不拘泥于形式,鼓励人们自由自在地欣赏菊花,不必刻意追求某种特定的角度或方式。这一句传达出一种随性而自然的审美观,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人物活动,展现了文人雅士在秋日雨后赏菊的场景,充满了诗意和生活气息。它不仅赞美了菊花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心灵慰藉的精神状态。

收录诗词(504)

陶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识梦

多年空拟卜芳邻,此夜奇逢梦即真。

公甫宅前如共醉,隐之祠下恍相亲。

曾知衡岳栖高士,未必罗浮厌异人。

望望飞云烟锁断,可谁跨鹤越通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坐月闻歌

白苧初成夜气清,竹枝袅袅压云生。

自惭默坐澄心客,辜负玲珑月下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开岁复入京寄答梁南塘

湖海归来一岁除,春风相送出吾庐。

昔曾怅望南天雁,今又惊临上国车。

怀土易增游子梦,问津难觅故人书。

何时共钓江门月,散发扁舟赏自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夜听闸河里号歌

沿河舟尽发,牵缆号齐鸣。

客梦惊初觉,离愁怕此声。

行云中夜遇,折柳几时生。

顿识长安近,茫然感慨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