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卷为古田郑先生作

万里天涯客,归奔亦可怜。

摩挲新泪眼,指点旧山川。

狐兔眠孤冢,音容隔九泉。

如何江树上,夜夜有啼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在外的游子,最终回归故土的场景,充满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万里天涯客”、“新泪眼”、“狐兔眠孤冢”、“音容隔九泉”以及“夜夜有啼鹃”,这些都生动地展现了游子归乡后的复杂心情。

“万里天涯客,归奔亦可怜。”开篇即点出诗人远离家乡,历经万里之遥,终于踏上归途的艰辛与悲凉。这里的“可怜”二字,既表达了归途的不易,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摩挲新泪眼,指点旧山川。”诗人归来后,面对熟悉的山川,不禁泪眼婆娑,心中涌起的是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摩挲,是抚摸之意,通过这一动作,诗人的情感得以细腻地传达出来。

“狐兔眠孤冢,音容隔九泉。”此句将笔触转向对已逝亲人的哀思。狐兔在荒冢上安眠,象征着逝去的生命,而“音容隔九泉”则表达了对亡者音容笑貌的怀念,以及无法跨越生死界限的遗憾。

“如何江树上,夜夜有啼鹃。”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夜晚的江边,只见杜鹃鸟在枝头哀鸣,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借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无尽哀思。杜鹃啼血,常被视为哀悼亡灵的象征,此处用以强化诗中的悲伤氛围。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归乡过程及对故人追忆的描绘,展现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亲情的深刻思考。叶元玉以其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使得这首挽诗不仅具有哀悼亡者的功能,更蕴含了对人生、对时间流转的哲思。

收录诗词(67)

叶元玉(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为户部侍郎,后任广东潮州知府。为清流著名诗人,著有《古崖集》

  • 号:古崖
  • 籍贯:清流县
  • 生卒年:1481

相关古诗词

舟中偶成

客途逢四月,归艇破江烟。

行柳青随路,孤蟾白满川。

沧波双眼里,往事一灯前。

爱酒酬佳节,囊中少俸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日饮李寿州家席上作

春日开春酒,主宾共酌之。

三人俱老境,一会是佳期。

明岁知谁健,浮生亦可悲。

此时如不饮,桃李笑人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金台送赖公弼之临桂

倒尽江头碧玉卮,醉来旋赋送行诗。

苏湖事业归能者,临桂生徒得好师。

吾道自知如此重,儒官谁谓果然卑。

乡情正与离情合,况值西风九月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挽三山强克谦太守

瓜州人去马萧萧,计到金台泪欲飘。

铜虎有符犹未合,玉楼无记却先招。

典刑缺失乡邦瘁,贤哲凋零士气消。

老眼摩挲向南望,海天空阔正寥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