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简夫(其二)

拂拭瑶琴听我歌,汤汤三叹又峨峨。

了知世道从来久,长觉人心苦太多。

便踏早朝陪凤辇,更忧春梦隔鲸波。

此生付与天公竟,铁杵成针取次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轻轻擦拭玉琴,倾听我低唱的歌曲,连续三声叹息,旋律高亢。
深知世事长久,常常觉得人间的辛酸苦楚太多。
即使清晨陪伴凤凰车驾,也忧虑梦境中的春天被浩渺的大海阻隔。
这一生交付给命运,决心像铁杵磨成针般坚韧不拔。

注释

瑶琴:古代的名贵弦乐器。
汤汤:形容水流汹涌。
峨峨:形容音乐高昂激越。
凤辇:古代皇帝乘坐的华丽马车。
鲸波:比喻大海的波涛。
铁杵成针:比喻坚持不懈的努力。
取次磨:随意地、不厌其烦地磨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孙应时所作,名为《答简夫(其二)》。从艺术风格和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的作品。

"拂拷瑶琴听我歌,汤汤三叹又峨峨。"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抚琴唱歌的情景,通过“拂拷”一词传递出一种细腻与温柔的感觉,而“汤汤三叹又峨峨”则表达了一种激昂的感情和对音乐的热爱。这样的开篇设置了整个诗作的情感基调。

"了知世道从来久,长觉人心苦太多。"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世间的深刻理解与人生苦短的感慨。“了知”表明诗人的洞察力,而“从来久”则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和历史的沉重。此处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人世疾苦的同情。

"便踏早朝陪凤辇,更忧春梦隔鲸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忧虑。“便踏早朝”可能是指早晨出行,“陪凤辇”则带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愿望。而“更忧春梦隔鲸波”则是在描写春天美好的幻想被现实阻隔的无奈。

"此生付与天公竟,铁杵成针取次磨。"

这两句体现了诗人面对生命和命运的一种豁达态度。“此生付与天公竟”表明了一种将个人命运交由天命的超脱,而“铁杵成针取次磨”则是用来比喻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总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世间的洞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超脱与豁达。

收录诗词(624)

孙应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简夫(其一)

不怪年来万事非,聊须把酒赋新诗。

乾坤正自无今昔,草木何妨有变衰。

白发我甘投老去,红颜君惜卧春时。

古人不朽终何事,此段工夫可浪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腊月二日雪霁与王君玉荣淳甫谒山阴陆放翁夜归

十日山阴雪塞门,晓来飞霰尚纷纷。

扁舟忽忆寻安道,载酒还成访子云。

便喜晴湖光璀璨,何妨归路日黄曛。

侯家燠馆多良宴,此段风流恐未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腊月初七日夜梦游山林间清甚赋诗半就觉而忘之追成八句

杜门终岁少过从,一室萧然百念空。

纸上陈言皆妙用,胸中馀味有新功。

支筇饱看千山月,攲枕閒听万窍风。

粗饭浊醪能送日,苍颜白发任成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道中寄同舍(其一)

风声捲芦竹,雪意满江天。

水落石可数,沙寒鸥自眠。

回头渺城郭,留眼寄山川。

老去重来否,吟馀一惘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