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名为《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中的第三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于世吾何补”,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在世间并无多大贡献,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接着“论心子最知”一句,表明了诗人希望知音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叫阍他日恨,感事百年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对未来可能失去的友情的忧虑,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地主能投辖,天闲幸脱羁”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暗示了他对官场束缚的厌倦,渴望摆脱世俗的羁绊,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谈经深夜坐,凉月在清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夜晚与友人共谈经书,月光洒在清澈的池水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憧憬,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