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其三)

于世吾何补,论心子最知。

叫阍他日恨,感事百年悲。

地主能投辖,天闲幸脱羁。

谈经深夜坐,凉月在清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名为《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中的第三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首句“于世吾何补”,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在世间并无多大贡献,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接着“论心子最知”一句,表明了诗人希望知音能够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

“叫阍他日恨,感事百年悲”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未能实现抱负的遗憾和对未来可能失去的友情的忧虑,既有对过去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地主能投辖,天闲幸脱羁”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暗示了他对官场束缚的厌倦,渴望摆脱世俗的羁绊,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谈经深夜坐,凉月在清池”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夜晚与友人共谈经书,月光洒在清澈的池水上,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隐居生活的憧憬,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408)

方孝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希古,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 字:希直
  • 号:逊志
  • 籍贯:宁海
  • 生卒年:1357—1402年7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其四)

情深难遽别,送远却同归。

衣湿洒尘雨,路经垂钓矶。

山童迎客惯,国士似君稀。

且复听雄辨,前贤赖发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其五)

千载康成学,群贤惜异时。

典章秦火尽,礼乐汉书疑。

聚讼吾何敢,承家子莫辞。

从来参笔削,万一补民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荅钱文学(其一)

幽亭斜日在,佳兴与君同。

屐润催诗雨,衣凉醒酒风。

鹅群穿草白,蜂足带花红。

愁散身殊健,全宽云梦胸。

形式: 五言律诗

次韵荅钱文学(其二)

云山留客住,尊酒赖君同。

照影林端月,清心水面风。

醉书诗草里,笑剪烛花红。

不是听雄辨,难消磊磈胸。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