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侍御史四叔归朝

淮南频送别,临水惜残春。

攀折隋宫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归上国,论旧见平津。

更接天津近,馀花映绶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淮南地区常常有离别之事,临近水边,人们惋惜这即将逝去的春天。
在隋宫遗址,人们攀折柳枝,那些滞留在秦地的人心中充满感伤。
带着深情返回京城,与老友重聚,忆起往昔在平津共度的时光。
更接近天津的地方,盛开的花朵映衬着新佩带的绶带,显得格外鲜艳。

注释

淮南:指淮南地区。
频:频繁。
临水:靠近水面。
惜:惋惜。
残春:即将消逝的春天。
隋宫柳:隋朝宫殿的柳树,象征历史遗迹。
淹留:滞留。
秦地人:指秦地的人。
含情:满怀情感。
归:返回。
上国:京城。
论旧:回忆旧事。
平津:古代地名,这里指老朋友。
天津近:接近天津。
馀花:剩余的花朵。
映绶新:映衬着新佩带的绶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侍御史即将离开淮南,返回朝廷的情景。开篇“淮南频送别”表达了频繁的告别场面,而“临水惜残春”则透露出对即将逝去春天美好的留恋之情。

接着“攀折隋宫柳”一句,通过攀折古代隋朝宫中的垂柳来表现与同僚、朋友告别的情意。"淹留秦地人"则表明诗人对将要留在当地的友人们感到不舍。

“含情归上国”显示了诗人怀着复杂情感回到故乡,"论旧见平津"中,“论旧”意味着与老朋友重逢,而“见平津”则是指到达某个地方,与旧友共叙往事。

最后,“更接天津近”表明距离京城越来越近,而“馀花映绶新”则描绘了一路上随风飘落的花瓣与道路上的尘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即将离开的地方、朋友以及返回故乡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126)

李嘉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俱不可考。授秘书正字

  • 字:从一
  • 籍贯:赵州(今河北省赵县)
  • 生卒年:748

相关古诗词

送兖州杜别驾之任

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

若见楚山暮,因愁浙水赊。

河堤经浅草,村径历繁花。

更有堪悲处,梁城春日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送岳州司马弟之任

岳阳天水外,念尔一帆过。

野墅人烟迥,山城雁影多。

有时巫峡色,终日洞庭波。

丞相今为郡,应无劳者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房明府罢长宁令湖州客舍

君为万里宰,恩及五湖人。

未满先求退,归闲不厌贫。

远峰晴更近,残柳雨还新。

要自趋丹陛,明年鸡树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舍弟

诸谢偏推永嘉守,三何独许水曹郎。

老兄鄙思难俦匹,令弟清词堪比量。

叠嶂入云藏古寺,高秋背月转南湘。

定知马上多新句,早寄袁溪当八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