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右史秋怀见寄(其二)

老去王门混酒徒,陈留宾客避呼卢。

不知今日狂何似,曾入高阳会里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答右史秋怀见寄(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年老后与酒徒为伍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往社交场合的回忆和自我反思。

首句“老去王门混酒徒”,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已大,不再在显赫的官场或文坛中占据重要位置,而是与酒徒们混迹于市井之中。这里的“王门”既可指显赫的官府,也可暗喻文坛的中心地位,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自己从权力中心退隐后的失落感。

次句“陈留宾客避呼卢”,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在社交场合中的尴尬处境。陈留,古代地名,这里借指繁华之地;“宾客”代表了社会上层人士,“呼卢”是一种赌博游戏,常用于形容豪赌或放纵的行为。此句暗示诗人因年老或地位下降,不再受到上层社会的欢迎,甚至被排斥于这类社交活动之外。

接着,“不知今日狂何似”,诗人以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当前生活状态的反思。这里的“狂”不仅指饮酒狂欢,更包含了对过去豪放生活的怀念,以及对当下孤独寂寞的感慨。

最后一句“曾入高阳会里无”,引用了汉高阳酒徒的故事,高阳酒徒是汉高祖刘邦的酒友,他们经常聚饮畅谈,体现了自由豪放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这一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返昔日那种自由自在、充满激情的生活状态,但又意识到这可能已成为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历史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往辉煌岁月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反思。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一)

黄花独傍酒边开,过雁秋风绕吹台。

直置沾裳听不得,何须更自故乡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答殿卿九日见怀(其二)

白发萧萧映酒垂,他乡秋色更堪悲。

不知此日登高处,折得茱萸插向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寄许殿卿(其一)

夹道杨花扑玉鞍,隋堤三月正漫漫。

知君日向平台醉,犹作梁园雪里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寄许殿卿(其二)

虚传车骑故园来,侍宴无非绕吹台。

雪赋几篇才脱稿,诸王已报牡丹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