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逊叔出守袭庆赐出身除职

赐对金銮下九天,旋闻熊轼为驱前。

人从芸阁初分直,桂折蟾宫乍得仙。

刺史江山聊复尔,翰林风月自依然。

下车快草东封疏,今去祥符正百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仙界与人间交织的奇幻氛围,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离别的惆怅和不舍。开篇“赐对金銮下九天”即设定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场景,金銮可能象征着皇家的权力或神圣的符号,而“下九天”则是古代中国对于仙界的一种想象,九天在此可能意味着最高的仙境。紧接着,“旋闻熊轼为驱前”中的“熊轼”可能是指某种神兽或者仙驾,这里作为引导者的角色,将送别的对象带向一个不凡的地方。

“人从芸阁初分直,桂折蟾宫乍得仙”两句则更加深化了仙界的氛围。“人从芸阁初分直”中的“芸阁”可能是指仙境的宫殿,而“初分直”表明这是一种刚开始展现的情景。紧接着,“桂折蟾宫乍得仙”则显示了一种突然之间得到仙道的奇遇,其中“桂折”可能是指采摘仙桂,“蟾宫”则是月宫,整句话传达出一种意外获得仙位的喜悦。

接下来的“刺史江山聊复尔,翰林风月自依然”两句,则转向了对人间的回忆与不舍。这里的“刺史”可能指的是记载历史的人物,“江山”则是自然景观的代表。而“翰林风月”则是文人的象征,翰林院是唐宋时期掌管文学创作和编撰国史的机构,这里代表着文化与学问。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记忆的珍视,以及对友情和文化传承的一种依恋。

“下车快草东封疏,今去祥符正百年”则是诗中的最后两句。“下车”可能意味着离别,“快草”则表示急促的步伐,而“东封疏”则可能指的是边塞或远行的场景。至于“今去祥符正百年”,这里的“祥符”很可能是指北宋时期的一个年号,诗人在此提及特定时间,强调了离别的长久和历史的厚重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界与人间交织的情景描绘,以及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包含了对于人生变迁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慨。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送淮西转运判官李彦恢还朝

江头旗影弄青红,似说朝天四牡东。

抱病不容攀辔勒,送行那复遣儿童。

田均税敛千年利,福及疮痍九郡同。

此去定知还禁近,从来阴德报宜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其二)

仙舟东去访金华,歌彻骊驹向水涯。

试问玉堂司凤诏,何如蓬岛驾云车。

雨馀翠筱初翻箨,风暖丹葵欲放花。

天气清和行色好,江南江北半桑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董令升舍人归朋溪二首(其一)

西掖归来鬓未华,著书论字当生涯。

撑肠何止五千卷,溢箧定踰三十车。

秋露青黄新种橘,春风红紫旧栽花。

东还贪逐朋溪乐,只恐金銮诏草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送端溪尉张达城挈家南归

年时萧寺雪初晴,闻道君来眼倍明。

送别又看秋欲去,论交还感盖初倾。

帆张须水秋潮涨,路入铅山晚翠横。

快向端溪从吏隐,归来稳步上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