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其一)

谩将八苦向人论,造物聊萧不敢言。

穷鬼昌黎今到骨,痛儿卜夏乍收魂。

杯棬岂识干时调,樗栎难酬养士恩。

检点平生多可恨,排愁忏罪仗空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有感(其一)》由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通过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苦难、世事无常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首联“谩将八苦向人论,造物聊萧不敢言”,以“八苦”为引子,表达了人生的种种苦难,却无人能真正理解或言说,仿佛是造物主在轻声叹息,不敢直言人间的悲欢离合与苦难。

颔联“穷鬼昌黎今到骨,痛儿卜夏乍收魂”,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韩愈(昌黎),感叹自己如同穷困至极的鬼魂,又以“痛儿卜夏”比喻失去亲人的痛苦,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哀伤与挣扎。

颈联“杯棬岂识干时调,樗栎难酬养士恩”,通过“杯棬”(比喻容器)和“樗栎”(比喻无用之材)的自喻,表达了自己虽怀有用之才,却难以在乱世中施展抱负,同时感慨未能报答培养自己的恩师之情。

尾联“检点平生多可恨,排愁忏罪仗空门”,诗人回顾一生,发现有许多遗憾和过错,因此寻求佛法来排解忧愁,忏悔罪过,寻求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自喻等修辞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人生、社会、自我命运的复杂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有感(其二)

何缘贫病苦相侵,长日抛书卧竹林。

遂有二毛愁揽镜,只因八口重抽簪。

青山岂得兼朱绶,白发由来雕素心。

未有大丹添岁月,不如浊酒任浮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山寺偶题

汉时城郭梁时寺,日炙风吹秋又春。

六代风流烟暝暝,三分旧恨水潾潾。

阴阳戏剧程生马,爪齿虚浮泡似人。

如此安禅亦剩事,只宜高枕对嶙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夜集大人宅偕中郎弟阅五弟时艺

良夜偕金友,高堂对玉觥。

元方今老大,第五渐时名。

蜡凤当年戏,雕虫此日声。

明经应似我,他事莫如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又赠毛丈

跳地元惊众,操觚更得名。

袁耽今不恨,谢尚未如卿。

外属称昆季,中肠胜友生。

郗郎时过尔,相见莫平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