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贝琼的《十月闻雷》描绘了初冬时节的景象。首句“天气初寒春尚赊”,点出时令虽已进入深秋,但春天的气息还未完全消散,暗示了一种乍暖还寒的季节特点。接下来的“坎中夜半有鸣蛙”描绘了夜晚的蛙声,尽管是冬天,仍有蛙类在低洼处鸣叫,增添了几分生机。
诗的第三句“百年宇宙喧戎马”,以宏大历史背景比喻战乱频仍的社会现实,将个人感受融入到广阔的时代洪流中。第四句“十月雷霆起蛰蛇”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动荡不安的氛围,用雷声唤醒冬眠的蛇来象征潜在的危机和变革。
第五、六句“老柳黄垂霜后树,小桃红破雨中花”则转向了自然景色,描绘了老柳在霜降后依然顽强地挂着黄色的叶子,而雨中的小桃花却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形成鲜明对比,寓含坚韧与希望。
最后两句“三公燮理非无术,愁听空江度鬼车”,诗人感叹即使朝廷官员有能力治理,面对这样的社会动荡也感到无奈,只能听到江面上空荡荡的鬼车(传说中的夜行之鸟)哀鸣,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的感慨,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