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有怀郑中旧隐

天高风袅袅,乡思绕关河。

寥落归山梦,殷勤采蕨歌。

病添心寂寞,愁人鬓蹉跎。

晚树蝉鸣少,秋阶日上多。

长闲羡云鹤,久别愧烟萝。

其奈丹墀上,君恩未报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

翻译

天空高远,风儿轻轻吹过,我思绪萦绕在故乡的山水之间。
孤独地做着归隐山林的梦,心中充满着勤劳采蕨的田园歌谣。
疾病使我内心更加孤寂,忧愁让人两鬓斑白,岁月匆匆。
傍晚的树上蝉鸣稀少,秋日的台阶上,阳光渐多。
长久地向往着自由自在的云鹤生活,久别山林,对绿萝藤蔓倍感怀念。
无奈我身在朝廷,对君王的恩情还未报答完毕啊。

注释

天高:形容天空辽阔高远。
风袅袅:形容风轻柔摇曳的样子。
乡思:对家乡的思念。
关河:指险要的河流,象征边疆或故乡。
寥落:孤寂,冷清。
殷勤:热切,勤劳。
采蕨歌:古代采集蕨菜时唱的歌,象征田园生活。
病添心寂寞:疾病增加了内心的孤独感。
鬓蹉跎:两鬓因忧愁而斑白。
蝉鸣少:蝉鸣声稀疏,暗指秋天的临近。
秋阶:秋天的台阶,象征时间的流逝。
云鹤: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烟萝:形容山林中的雾气和藤萝,象征隐居生活。
丹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代指朝廷。
君恩:君主的恩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秋时节的乡愁与孤独。"天高风袅袅,乡思绕关河"一句,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广阔的天空和微弱的风,都让人不禁思念远方的家乡,而这种乡愁仿佛环绕在古老的城墙与河流之间。

接下来的"寥落归山梦,殷勤采蕨歌"表明诗人的生活孤独而又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病添心寂寞,愁人鬓蹉跎"则写出了诗人因病痛加重而感到更加孤独和忧郁的心情。

"晚树蝉鸣少,秋阶日上多"描绘了深秋的景象,蝉在晚上的树木间发出的声音稀少,而阳光洒在秋天的台阶上,却是越来越多,这些都是自然界中秋意浓厚的写照。

"长闲羡云鹤,久别愧烟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遨游四海的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因长时间离别而生的愧疚之情。最后的"其奈丹墀上,君恩未报何"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回报君恩的无奈与困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在晚秋时节的复杂心理状态。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晚夏闲居绝无宾客欲寻梦得先寄此诗

鱼笋朝餐饱,蕉纱暑服轻。

欲为窗下寝,先傍水边行。

晴引鹤双舞,秋生蝉一声。

无人解相访,有酒共谁倾。

老更谙时事,闲多见物情。

只应刘与白,二叟自相迎。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晚起

烂熳朝眠后,频伸晚起时。

煖炉生火早,寒镜裹头迟。

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慵馋还自哂,快活亦谁知。

酒性温无毒,琴声淡不悲。

荣公三乐外,仍弄小男儿。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雪中即事荅微之

连夜江云黄惨澹,平明山雪白模糊。

银河沙涨三千里,梅岭花排一万株。

北市风生飘散面,东楼日出照凝酥。

谁家高士关门户,何处行人失道途?

舞鹤庭前毛稍定,捣衣砧上练新铺。

戏团稚女呵红手,愁坐衰翁对白须。

压瘴一州除疾苦,呈丰万井尽欢娱。

润含玉德怀君子,寒助霜威忆大夫。

莫道烟波一水隔,何妨气候两乡殊。

越中地暖多成雨,还有瑶台琼树无。

形式: 排律 押[虞]韵

喜老自嘲

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

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

名籍同逋客,衣装类古贤。

裘轻被白氎,靴暖蹋乌毡。

周易休开卦,陶琴不上弦。

任从人弃掷,自与我周旋。

铁马因疲退,铅刀以钝全。

行开第八秩,可谓尽天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