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章老木冷涵秋,今日重来话旧游。
一池寒水浸虚碧,清光莹澈凝不流。
中有神龙隐头角,为雨为霖滋旱涸。
圣主垂衣风雨调,龙亦安眠在丘壑。
人来初不睹真龙,但见金鲫浮沈中。
昂头摆尾得其所,我疑便是池中龙。
殷勤一语龙听取,汝以何缘堕龙伍。
良由一念嗔所生,毕竟难逃鳞甲苦。
蓦然直下便回光,愿力资深福寰宇。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济的《题玉泉》,描绘了诗人重游玉泉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千章老木冷涵秋”以千年的老树映衬出秋意的深沉,渲染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今日重来话旧游”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旧地重游的感慨。
“一池寒水浸虚碧,清光莹澈凝不流”写的是池塘中的水清澈透明,仿佛停滞不前,暗示着池中可能隐藏着神秘之物。“中有神龙隐头角”进一步点明了主题,龙象征着神秘力量和恩泽,暗喻圣主的德泽如龙般滋润大地。
“圣主垂衣风雨调,龙亦安眠在丘壑”赞美了圣主的无为而治,使得龙(象征的恩泽)得以平静地存在于山川之中。然而,诗人发现人们并未察觉到龙的存在,只看到金鲫游动,引发了他的联想:“我疑便是池中龙”。
最后,诗人告诫龙说,它的身份源于一时的嗔念,导致陷入龙的行列,必须接受因果律的约束。他希望龙能通过深修愿力,普施福祉于世间。整首诗寓言深刻,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因果轮回的思考。
不详
昔日曾闻洗马池,悠然此景在西溪。
风生水面波纹细,日上堤边树影低。
水底青天沉翡翠,波中明月浸琉璃。
何如花下退朝去,喜看鸳鸯戏石矶。
后生后生,忽犯天嗔。前生恶业,今生缥身。
老僧救汝,归奉母亲。诸恶莫作,免得祸临。
一块两块,佛也不怪。一醒两醒,佛也不嗔。
一碗两碗,佛也不管。
背倚寒岩,面如满月。尽大地人,只见半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