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松所作的《秋怀十首》之七,通过描绘了翁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深切忧虑和对贤才的渴望。
“了翁卧淮楚,德望临一世。” 开篇以“了翁”自比,隐含着自己虽处逆境,但道德声望依然卓然于世之意。淮楚之地,多指南方,此处或暗喻当时南宋的局势,了翁虽身处逆境,却仍保持着高尚的品德与深远的影响力。
“忧时九回肠,医国三折臂。” 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忧国之情。九回肠形容内心的焦虑与痛苦,三折臂则比喻为解决国家问题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诗人将个人的痛苦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对国家现状的深深忧虑以及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决心。
“四海一滔滔,扬汤不止沸。” “四海”泛指天下,这里形容国家的局势动荡不安,如同沸腾的水无法平静。“扬汤止沸”出自《庄子·外物》,意为表面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诗人在此感叹当下的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局势依旧混乱。
“斯人倘可起,姚宋何足继。”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贤才的呼唤与期待。斯人,即指能起而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贤才;姚宋,分别指唐朝的宰相姚崇和宋璟,二人以治国才能著称。诗人希望有这样的人出现,不仅能够解决眼前的困境,更能在治理国家方面超越姚崇和宋璟,展现出卓越的才能。
整首诗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贤才的热切期盼,体现了宋代士大夫阶层的责任感和理想主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