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初霁

已通消息变垂杨,又忍须臾困海棠。

雪意疏时风自恶,云根好处日争光。

威严冷到汉三辅,艳冶春归唐六郎。

四者欲并从古少,便将樽酒问群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已经接到消息,连垂柳也显出变化,海棠花却还要再忍受片刻的困顿。
雪花稀疏时,寒风更加强烈;云层低处,阳光却在努力穿透。
威严的冬天冷到覆盖整个汉代三辅之地,春天的艳丽仿佛只属于唐朝的六郎。
这四样景象难得同时出现,我举杯向群花询问,何时才能一并欣赏。

注释

已:已经。
消息:信息。
变:变化。
垂杨:垂柳。
雪意:雪花的意向。
疏:稀疏。
风自恶:寒风加剧。
云根:云层底部。
威严:严寒威势。
冷到:冷到覆盖。
汉三辅:汉代的三辅地区(古代中国的一个区域)。
艳冶:艳丽。
春归:春天归来。
唐六郎:唐朝的某位以美丽著称的人物。
四者:这四种景象。
欲并:想同时看到。
从古少:自古罕见。
群芳:群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春雪初霁》,通过对春雪初停后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季节变化的独特感受和对自然美的赞赏。首句“已通消息变垂杨”形象地写出了雪后的杨柳枝条因积雪融化而显得生机勃勃,透露出春天的信息。次句“又忍须臾困海棠”则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在雪后即将绽放的期待。

第三句“雪意疏时风自恶”,描绘了雪后风力减弱,天气转晴的场景,暗示着严冬的离去。第四句“云根好处日争光”则描绘了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大地上的明亮景象,象征着春光的明媚。

第五句“威严冷到汉三辅”以汉代行政区划代指广阔的地域,强调了雪后寒意的消退。最后一句“艳冶春归唐六郎”中的“唐六郎”可能是指唐代诗人杜甫,借以表达春回大地的繁华景象,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雪初霁后万物复苏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光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宋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季节更替的敏感。

收录诗词(368)

曹彦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 字:简甫
  • 号:昌谷
  • 籍贯: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57~1228

相关古诗词

送陈彦功入都

握手论心九历年,中间多难不堪传。

相亲幕府分襟后,说到铜官制锦前。

访我田园犹命驾,爱贤时节好加鞭。

别怀莫问书疏数,老病无端日昼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赵户侍出守镇江

都人车马闹城闉,似惜民曹更牧民。

到处忠勤无粉饰,入朝言语有经纶。

只今次辅须贤帅,自古维城必懿亲。

报政不须三五月,姓名端的记严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赵安卿召除考功(其一)

秉节归来乍赐环,握兰高处自催班。

身趋地禁严凝上,名在湘清欸乃间。

万灶艰难宽国步,一星咫尺近天颜。

席前若问长沙事,只有深仁渗百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送赵侍郎被召(其一)

大纛高牙古帅垣,甘泉人物帝王孙。

文如贺白尤寒素,政似龚黄更本原。

岁课未书先报政,诏封频趣定调元。

欲知惠爱今多少,水满长川月满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