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生只布衲,浑似晚秋莲。
当日住何寺,随身著几年。
懒将黄叶补,閒共白云眠。
结屋吴山下,修行了宿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生活简朴、心境淡泊的和尚形象。诗人以"平生只布衲"开篇,强调和尚一生的朴素,他的衣物仅由布制成,如同秋天的莲花,虽凋零但不失其高洁。接下来的"当日住何寺,随身著几年"暗示了和尚的云游生涯,不知在哪个寺庙度过,他的僧袍陪伴他多年,见证了时光的流转。
"懒将黄叶补"表达了和尚对世俗琐事的不屑,不愿修补旧衣,更愿意沉浸在自然与禅定之中,与白云为伴,享受宁静的生活。最后两句"结屋吴山下,修行了宿缘"揭示了和尚选择在吴山脚下建造小屋,以此地为家,专心修行,了却尘世的缘分,追求内心的解脱和精神的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和尚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展现了佛教徒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禅意生活,体现了宋代理学与佛教思想的交融。
不详
宋末太学生,亦尝为官。宋亡入元,变姓名为罗公福,常与诸遗老结社吟诗。其诗清切流丽,入选月泉吟社为第一名。有《百正集》
顽独斋前翠色交,翛然一榻掩衡茅。
禅心久作高僧悟,方术宁从道士教。
晓日短墙花弄影,晚风斜槛鹤归巢。
老怀自喜诗尤健,几度穷吟忆孟郊。
忆昔论文向酒边,忽来二十二三年。
别离老泪深春水,今古闲愁积暮烟。
吟作南音怀越土,望穷东浦隔秦天。
梦魂不识曹娥渡,一纸相思寄客船。
少年锐气尽消磨,岁月相随醉梦过。
今古悠悠交道变,江山渺渺俗人多。
绝弦应为无知者,鼓瑟其如不好何。
从此诗筒频寄取,莺花时节莫蹉跎。
一笑箫韶曲未终,清风杖锡欲何从。
不随轻絮飘流水,且作閒云过别峰。
昭庆寺前鸦绕树,馀杭山下鹤归松。
人来今雨闻消息,见说维摩带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