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翠虚真人安乐法

收敛神光少默然,顶门一路聚云烟。

且升阳火烹金鼎,却降灵泉灌玉田。

交结只于牛渚外,分明正在鹊桥边。

功夫九九数六六,此是人间安乐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收敛心神少开口,头顶聚集云雾烟。
暂且升起阳火炼金鼎,再降灵泉水润田。
交流互动在牛渚之外,清晰可见就在鹊桥边。
修炼功夫九九归一,六六大顺是人间神仙。

注释

收敛:收束,集中。
神光:精神光芒。
默然:沉默不语。
顶门:头部顶部。
聚:聚集。
云烟:云雾。
阳火:象征着阳刚之气或内在能量的火。
烹:烹煮,这里指炼化。
金鼎:古代用于炼丹的器物。
灵泉:象征着灵性之水或神秘水源。
玉田:比喻人的精神或修行的田地。
牛渚:古代地名,这里可能象征远方或隐秘之地。
鹊桥:传说中银河两岸的桥梁,象征着沟通和连接。
功夫:修炼功夫。
九九:代表多次重复或圆满。
六六:同样代表重复或顺利。
人间安乐仙:人间的快乐神仙,指修行有成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人的修炼场景,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深远的意境。开篇“收敛神光少默然”表明道人已经将心神内敛,不为外界干扰,而是静坐沉思。"顶门一路聚云烟"则形象地描绘了道人的修炼达到了一种高层次的境界,头顶之上仿佛有云雾集结,这些都象征着内心世界的平和与精神的超脱。

接着“且升阳火烹金鼎”和“却降灵泉灌玉田”一对比喻,则展现了道人在修炼过程中的内外平衡。"升阳火"象征着热力、活力,"烹金鼎"则可能暗指煅烧心性的过程;而"降灵泉"和"灌玉田"则是对清凉、澄明之意的描写,可能代表了心境的清净与内涵的丰富。

诗人通过“交结只于牛渚外,分明正在鹊桥边”这两句,展示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牛渚”在古代神话中是仙界所在,而“鹊桥”则是指牛郎织女故事中的那座天河之上的桥,这里象征着道人与世隔绝,身处仙境。

最后,“功夫九九数六六,此是人间安乐仙”则点明了道人的修炼成果,是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行达到了一个既在尘世又超脱尘世的心灵境界。这也正体现了中国古代道教追求长生不老、功德圆满的人生理想。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降真室

琼钟发响綵幡飞,窗外青乌半夜啼。

松竹无言争地静,星辰可摘觉天低。

黄云屋角腾金辇,素月檐头放玉梯。

稽首紫皇初宴罢,步虚声断乞刀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雨中题旅馆

风搅长空秋雨悬,路如苔滑懒摇鞭。

入门指仆买杯酒,磨墨倚窗吟一篇。

黄竹绕檐黄蚁战,白芦映水白鸥眠。

一声长啸便归去,回首孤村空暮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俞楼

十二栏杆秋月明,谪仙曾此宴飞琼。

半窗树色粘山色,隔岸风声送水声。

织翠回纹伤薄倖,香红染袖怅都城。

酒愁花恨无人诉,赖有延年俞秀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复卢良庵韵

拟占朝班最上头,宦情冷似一天秋。

风花雪月千金子,水竹云山万户侯。

海客盟鸥终不动,塞翁失马更何求。

明窗净几华胥外,蝴蝶翩翩自梦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