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山寄朱约山

一笠一蓑三钓矶,归来不费买山赀。

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

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

先生曾有空同约,那里江山未是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一顶斗笠和一件蓑衣,他在三钓矶垂钓,归来无需花费买山的钱财。
那里的洞天福地深入几里,石壁间溪流四季清澈。
昔日砍柴放牧的小径如今能让马匹通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得无法用诗歌形容。
先生曾与空同有过约定,他认为这里的江山之美并非独一无二。

注释

一笠:斗笠。
一蓑:蓑衣。
三钓矶:有三个钓鱼的好地方。
买山赀:买山的钱。
洞天福地:神仙居住的美好地方。
深数里:非常深远。
石壁湍流:石壁下的急流。
清四时:四季都清澈。
樵牧旧蹊:过去的砍柴和放牧小路。
今可马:现在可以骑马通过。
鬼神天巧:大自然的神奇。
不容诗:美得无法用诗描绘。
空同约:与空同的约定。
江山未是奇:这里的江山并不算奇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神秘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超越尘世烦恼的向往。诗人以一笠一蓑三钓矶作为开篇,形象地表达了隐居生活的自给自足和简朴。"归来不费买山赀"则进一步强调了对物质财富的超脱。

接着,"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这两句,以“洞天福地”这一仙境般的地方景观为背景,通过“深数里”和“清四时”的反复强调,展现了山林之美的恒久与四季如一。

下文“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中,“樵牧旧蹊今可马”表明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适应,而“鬼神天巧不容诗”则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不可言传的境界。

最后两句“先生曾有空同约,那里江山未是奇”,诗人提及与朋友之间的相约,表达了一种对共同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坚守。"那里江山未是奇"则是在说,即便那等美景,也不足以形容心中的 이상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遣兴(其一)

一落颠崖不自由,春风相对说牢愁。

稚驴黑月光中吼,饥鼠青灯影下游。

岂料乾坤成堕甑,始知身世是虚舟。

遥怜海上今尘土,前代风流不肯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遣兴(其二)

东风吹草日高眠,试把平生细问天。

燕子愁迷江右月,杜鹃声破洛阳烟。

何从林下寻元亮,只向尘中作鲁连。

莫笑道人空打坐,英雄收敛便神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翠玉楼

昏鸦何处落,野渡少人行。

黄叶声在地,青山影入城。

江湖行客梦,风雨故乡情。

试问南来信,梅花三两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翠玉楼观雪

矫矫临清泚,濛濛认翠微。

绨春生客袖,铁冷上戎衣。

柳眼惊何老,梅花觉半肥。

新来有公事,白战破重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