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周敦美琨瑶洞

仙人采玉驱雄龙,列山剖璞青腔空。

因邃为堂曲为室,石乳溜壁光玲珑。

仙归龙去草树长,蔽翳不复人踪通。

指疆买墅下峰下,洗斸务欲险怪穷。

蛇鳞鹿迹尚莫到,安问樵老诸牛童。

古今未得君独得,万景付与由天公。

何当归来敛头角,任从宝气生白虹。

阴溪浅水菖蒲绿,下有虾蟆双眼红。

及时佐酒斫两股,勿使更入明月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寄题周敦美琨瑶洞》,描绘了一处仙境般的山洞景象。首句“仙人采玉驱雄龙”以神话传说开篇,暗示了洞穴的神秘和珍贵。接下来,“列山剖璞青腔空”形象地描述了洞穴的开辟过程,犹如剖开大山,露出青色的石质空间。

“因邃为堂曲为室”写出了洞穴内部的曲折深邃,仿佛天然形成的厅堂和居室。“石乳溜壁光玲珑”则细致描绘了洞壁上钟乳石的奇特形状和晶莹剔透的光泽,营造出奇幻的视觉效果。

“仙归龙去草树长”暗示了洞穴的荒寂,仙人离去,龙腾之后,只有草木生长,人迹罕至。“指疆买墅下峰下”表达了诗人对这处洞穴的喜爱,想要购置下来,深入探索其险峻奥秘。

“蛇鳞鹿迹尚莫到”进一步强调了洞穴的偏远和难以抵达,连蛇鳞鹿迹都难以追踪。“古今未得君独得”赞美了拥有者周敦美的独特发现,认为他有幸领略了常人无法触及的美景。

最后两句“何当归来敛头角,任从宝气生白虹”寓意周敦美应适时回归人间,享受洞中宝藏带来的福气,不必过于追求隐逸。而“阴溪浅水菖蒲绿,下有虾蟆双眼红”则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作结,增添了诗意的趣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琨瑶洞的奇妙与神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的赞赏。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寄题周源员外衢州萃贤亭

昨朝江南客,语子川上亭。

有时飞雨来,不见前山青。

卉萼人未识,鸟响日可听。

既将迟贤者,无使童仆扃。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寄题知仪州太保蒲中书斋

中条插远近,黄河泻直斜。

蒲坂之城在其涯,渠渠碧瓦十万家。

官商工农共扰扰,侯独理斋窗照纱。

侯方守边听胡笳,满屋蓄书凡几车。

他年不按清商乐,亦莫学种东陵瓜。

老系战马向庭下,厨架整娖齐签牙。

朝闻鸣鸡夕闻鸦,眼昏秋匣生铜花。

儿孙诵习且盈耳,客来休论常山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寄题绛守园池

老柏麝不食,古色侵青冥。

浅沼龙不入,秋水生浮萍。

屋屡圬垩几太守,壁上彪蔚遗丹青。

黑石镌辞涩如棘,今昔往来人不识。

酸睛欲抉无声形,既不可问不可听。

悬泉泻窦昼未停,飞玉贮蓝光入屏。

苞潭梁岛甲癸丁,蔓刺交缀垂组綎。

苍官屃槐朋在庭,风虫日鸟声嘤咛。

卉葩木果黏枝条,集台脱热昏痾醒。

樊文韩诗怪若是,径取一二传优伶。

仍寄河东薛太守,更与斟酌无闲扃。

形式: 古风

寄题金州孙御史处阴亭

有形则有影,畏影当念形。

日月难久晦,处阴乃暂停。

光照不复离,疾走何所宁。

当是诮尼父,我辈乌忍听。

结庐虽可托,夜烛亦荧荧。

直躬观罔两,将此同醉醒。

形式: 古风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