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虎邱

此山虽小众山尊,半近吴城半近村。

一壑风烟龙窟宅,满堂巾盔佛儿孙。

生公说法台空在,陆羽煎茶井不存。

唤起幽人无限意,塔铃独语到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这座小山虽然不起眼,却被众山环绕着,一半靠近吴城,一半临近村庄。
山谷间风烟缭绕,仿佛是龙的居所,满院都是僧人的头巾和盔甲,像是佛的子嗣。
生公讲经的法坛已空无一人,陆羽煮茶的古井也不复存在。
这唤起了隐士们的深深思绪,塔铃独自回荡直至黄昏。

注释

此山:这座山。
虽:虽然。
小:不起眼。
众山:众多的山。
尊:环绕。
半近:一半靠近。
吴城:古代地名,今江苏苏州附近。
半近村:另一半靠近村庄。
一壑:山谷。
风烟:风和烟雾。
龙窟宅:龙的居所(比喻神秘或神圣的地方)。
佛儿孙:僧人的代称,像佛的子嗣。
生公:东晋高僧,以讲法著名。
说法台:讲经说法的场所。
空在:已经废弃。
陆羽:唐朝著名茶圣。
煎茶井:与陆羽有关的煮茶古井。
不存:不存在。
幽人:隐士。
无限意:深深的思绪。
塔铃:寺庙中的塔铃。
独语:独自回荡。
黄昏:傍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的《题虎邱》,描绘了虎丘山的独特风貌和历史遗迹。首句“此山虽小众山尊”,以虎丘山虽不大但地位显赫开篇,暗示其独特之处。次句“半近吴城半近村”则展现了山景与城乡交融的景象。

第三句“一壑风烟龙窟宅”,通过“龙窟宅”形象地描绘了山中洞穴的神秘气息,可能暗指传说中的龙潭或仙人居所。第四句“满堂巾盔佛儿孙”进一步联想,将山中的佛像比喻为佛家子弟,增添了浓厚的宗教氛围。

第五、六句“生公说法台空在,陆羽煎茶井不存”提及历史典故,生公说法台是东晋高僧生公讲经的地方,而陆羽煎茶井则是唐代陆羽品茗之地,这两句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

最后两句“唤起幽人无限意,塔铃独语到黄昏”以“幽人”和“塔铃独语”收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虎丘山的幽深历史和文化韵味,以及诗人对这里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和历史厚重感。

收录诗词(255)

顾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峡山胡半村

四邻鸡犬地,花竹自我阴。

去郭不多远,入山犹未深。

林峦常在望,樵牧久知心。

他日如全隐,深居不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落梅

孤山花已老,片片受风吹。

莫叹凋残去,曾誇烂熳时。

香痕留宿雨,春色恋空枝。

看取成青子,何尝生意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史云麓先生席上赠顾梅山

五字诗名著少年,端嘉诸老喜相传。

几回春雨堂中醉,笑拍阑干月正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顾君际号梅山

数亩萧疏一径宽,散飞香雪遍林端。

应思处士桥边路,吟绕横枝月影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