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火玩雪

平生所心爱,爱火兼怜雪。

火是腊天春,雪为阴夜月。

鹅毛纷正堕,兽炭敲初折。

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

稍宜杯酌动,渐引笙歌发。

但识欢来由,不知醉时节。

银盘堆柳絮,罗袖抟琼屑。

共愁明日销,便作经年别。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一生中最钟爱的是火焰与雪花,
火如同寒冬中的春天,雪犹如夜晚的月亮。
鹅毛般的雪花正在飘落,兽炭被刚刚敲碎。
雪像一尺厚的盐,寒冷而洁白,炉火红如热玉,炽热燃烧。
渐渐地,酒杯开始传递,歌声逐渐响起。
只知道欢乐的来源,却不知醉酒的时刻。
银盘上堆满了柳絮般的雪,罗袖中揉搓着如琼瑶般的雪花。
共同担忧明天就会消融,仿佛预示着长久的离别。

注释

平生:一生。
所心爱:最钟爱的。
爱火:热爱火焰。
怜雪:怜爱雪花。
腊天:寒冬。
春:生机。
兽炭:用兽骨制成的炭火。
初折:刚刚敲碎。
盈尺:一尺之多。
白盐:比喻雪的洁白。
红玉:比喻红火。
稍宜:渐渐适合。
杯酌:饮酒。
笙歌:音乐歌舞。
但识:只知道。
由:原因。
醉时节:醉酒的时候。
银盘:银制的盘子。
柳絮:形容雪的轻柔。
抟:揉搓。
琼屑:比喻雪花的细腻。
经年:多年。
别:离别。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火与雪的喜爱,以及通过这种喜爱来体现他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火代表温暖、光明和生机,而雪则象征纯洁、和谐与静谧。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生动,如“鹅毛纷正堕”描绘了雪花纷飞的美丽景象,“兽炭敲初折”则形容了火的热力在严寒中被激发。

诗人通过对比火与雪的特性,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的喜悦和温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但识欢来由,不知醉时节”一句透露出诗人在享受美好时刻的自然流露,不自觉地沉浸其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银盘堆柳絮,罗袖抟琼屑。共愁明日销,,便作经年别”则描绘了一场宴席上雪花与酒精混合在一起的情景,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惆怅,这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无奈。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更表达了一种珍爱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美好瞬间的心情。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对酒

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

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

贤愚共零落,贵贱同埋没。

东岱前后魂,北邙新旧骨。

复闻药误者,为爱延年术。

又有忧死者,为贪政事笔。

药误不得老,忧死非因疾。

谁言人最灵,知得不知失。

何如会亲友,饮此杯中物。

能沃烦虑消,能陶真性出。

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形式: 古风

对酒示行简

今旦一尊酒,欢畅何怡怡。

此乐从中来,他人安得知。

兄弟唯二人,远别恒苦悲。

今春自巴峡,万里平安归。

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

昨日嫁娶毕,良人皆可依。

忧念两消释,如刀断羁縻。

身轻心无系,忽欲凌空飞。

人生苟有累,食肉常如饥。

我心既无苦,饮水亦可肥。

行简劝尔酒,停杯听我辞。

不叹乡国远,不嫌官禄微。

但愿我与尔,终老不相离。

形式: 古风

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

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

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

扶持仰婢仆,将养信妻儿。

饥饱进退食,寒暄加减衣。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

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

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

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

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

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

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

形式: 古风

对琴酒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

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

角尊白螺盏,玉轸黄金徽。

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

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

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

祗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