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闲吟赠同老者

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

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

家事口不问,世名心不思。

老既不足叹,病亦不能治。

扶持仰婢仆,将养信妻儿。

饥饱进退食,寒暄加减衣。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

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

兴来吟一篇,吟罢酒一卮。

不独适情性,兼用扶衰羸。

云液洒六腑,阳和生四肢。

于中我自乐,此外吾不知。

寄问同老者,舍此将安归。

莫学蓬心叟,胸中残是非。

形式: 古风

翻译

人活到七十岁很稀少,我有幸超过了这个年纪。
长途旅行即将走到尽头,春天的梦境正要醒来。
家里的事我懒得过问,世上的名声也不再挂念。
老年并不值得叹息,疾病也无法根治。
生活依靠家中的奴仆,照顾依赖妻子儿女。
饿了就吃,饱了就停,冷暖增减衣物。
摒弃世俗的娱乐,摆脱华丽的车马服饰。
所有的事情都放下,只剩下酒和诗。
兴致来了就吟诗一首,吟罢就饮酒一杯。
这不仅适意个性,还能帮助我抵御衰老虚弱。
酒如甘露滋润五脏,阳气滋生四肢。
在这其中我自得其乐,除此之外别无所求。
问候那些同龄的老者,除了这样还能去哪里呢?
不要像蓬草般的心胸狭窄,心中残留着是非纷扰。

注释

人生七十稀:古人认为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
远行将尽路:比喻人生接近终点。
春梦欲觉时:春天的梦境,象征人生的美好时光即将结束。
家事口不问:不再过问家中的琐事。
世名心不思:不再追求世间的名利。
老既不足叹:认为老去不值得哀叹。
病亦不能治:疾病无法彻底治愈。
扶持仰婢仆:依靠仆人帮助。
将养信妻儿:依赖妻子和儿女的照顾。
饥饱进退食:根据饥饿或饱腹决定饮食。
寒暄加减衣:根据天气冷暖增减衣物。
声妓放郑卫:放弃享乐,不再听靡靡之音(郑卫之音)。
裘马脱轻肥:不再追求华贵的衣饰和车马。
百事尽除去:抛开所有烦心事。
尚馀酒与诗:只剩下对酒和诗的热爱。
云液洒六腑:形容饮酒带来的舒畅感。
阳和生四肢:阳气使身体充满活力。
舍此将安归:离开这种生活还能去哪里。
莫学蓬心叟:蓬心,形容心胸狭窄,这里指不要像心胸狭隘的老人。
胸中残是非:心中还纠缠着是是非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晚年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诗中“人生七十稀,我年幸过之”表达了对自己能比常人多活几年的庆幸。随后的“远行将尽路,春梦欲觉时”则是用行将结束的旅程和即将醒来的春梦来比喻生命即将结束。

诗人的态度非常超脱,他不再关心家事,不再追求世间的名利,对于衰老和疾病也只能表示无奈。唯一的寄托是对妻儿的养育,以及简单的饮食和着装。在这平淡中,诗人还保留了自己的兴趣,那就是饮酒和吟咏诗词。

“声妓放郑卫,裘马脱轻肥”一句,则是说诗人的生活已经非常简单,不再追求奢侈的音乐享受,也不需要华丽的衣物。最后,“百事尽除去,尚馀酒与诗”表达了他对于酒和诗的执着。

整首诗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简约生活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终点的豁达和接受。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精神状态,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常见的“归隐”理念的体现。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对琴酒

西窗明且暖,晚坐卷书帷。

琴匣拂开后,酒瓶添满时。

角尊白螺盏,玉轸黄金徽。

未及弹与酌,相对已依依。

泠泠秋泉韵,贮在龙凤池。

油油春云心,一杯可致之。

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

祗因康与籍,及我三心知。

形式: 古风

对镜吟

白头老人照镜时,掩镜沈吟吟旧诗。

二十年前一茎白,如今变作满头丝。

吟罢回头索杯酒,醉来屈指数亲知。

老于我者多穷贱,设使身存寒且饥。

少于我者半为土,墓树已抽三五枝。

我今幸得见头白,禄俸不薄官不卑。

眼前有酒心无苦,只合欢娱不合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归田三首(其一)

人生何所欲,所欲唯两端。

中人爱富贵,高士慕神仙。

神仙须有籍,富贵亦在天。

莫恋长安道,莫寻方丈山。

西京尘浩浩,东海浪漫漫。

金门不可入,琪树何由攀。

不如归山下,如法种春田。

形式: 古风

归田三首(其二)

种田意已决,决意复何如。

卖马买犊使,徒步归田庐。

迎春治耒耜,候雨辟菑畬。

策杖田头立,躬亲课仆夫。

吾闻老农言,为稼慎在初。

所施不卤莽,其报必有馀。

上求奉王税,下望备家储。

安得放慵惰,拱手而曳裾。

学农未为鄙,亲友勿笑余。

更待明年后,自拟执犁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