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大君毕能事,端扆乐成功。

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

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

河洛荣光遍,云烟喜气通。

春华顿觉早,天泽倍知崇。

草木皆沾被,犹言不在躬。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翻译

君王完成了所有大事,安坐殿堂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时运与千年的祥瑞相契合,欢喜之情与万国共享。
如同汉朝宴会上颂唱圣酒之歌,演奏韶乐,舞蹈在和煦的熏风之中。
黄河与洛水沐浴着荣耀的光芒,云雾间弥漫着喜庆的气息。
春天的花朵似乎瞬间提早绽放,天赐恩泽倍感尊崇。
万物草木都受到润泽庇护,仿佛都在述说这并非自身之力。

注释

大君:君王,指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毕能事:完成所有大事。
端扆:古代君主坐朝时所倚的屏风,此处代指殿堂,象征君王安坐治国。
乐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
运:时运,指时代的运势或君主的运势。
千龄:千年,形容时间长久,这里比喻吉祥的年份或时代。
合:相契合,相符合。
欢:欢喜,快乐。
万国同:与万国共享,意即全国乃至周边各国都沉浸在同样的欢乐之中。
汉酺:汉朝宴饮,泛指朝廷大型宴会。
歌圣酒:颂唱圣酒之歌,赞美神圣的酒,通常用于祭祀或庆祝重大事件。
韶乐:古代著名的宫廷音乐,以其和谐美妙著称。
舞薰风:在和煦的熏风(温暖宜人的春风)中舞蹈。
河洛:黄河与洛水,泛指中原地区,代表国家的核心地带。
荣光:荣耀的光芒,象征国家的兴盛、君主的威望。
遍:遍布,充满。
云烟:云雾,形象地描绘喜庆气氛的弥漫扩散。
喜气通:喜庆的气息相通,意即整个国家都洋溢着欢乐的氛围。
春华:春天的花朵,象征生机勃勃的景象。
顿觉早:瞬间觉得提早到来,形容因喜庆而感觉春天提前降临。
天泽:天赐的恩泽,如雨水、阳光等自然界的恩惠,也暗指君主的仁政。
倍知崇:倍感尊崇,对天泽的感激和敬仰之情更深。
草木:泛指自然界中的植物。
皆:全,都。
沾被:受到润泽、庇护。
犹言:仿佛在说,好像在表达。
不在躬:并非自身之力,不是靠自己的力量,暗示这是得益于君主的英明领导和上天的眷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诗人以华丽的笔触展现了这一壮观景象。"大君毕能事,端扆乐成功"表明国君处理完国家大事后,宫廷内外和谐一片,音乐奏响着成功的喜悦。"运与千龄合,欢将万国同"则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与人民的幸福融为一体,共享天下太平之福。

"汉酺歌圣酒,韶乐舞薰风"中,“汉酺”指的是汉代遗留下的美酒,而“圣酒”则是对这美酒的一种尊称,显示出皇帝的恩泽与国泰民安。"韶乐舞薰风"则描绘了一幅和谐欢快的舞蹈场景,音乐之中透露出一丝仙气。

"河洛荣光遍,云烟喜气通"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盛大庆典的赞美与敬畏之情,河洛(黄河与洛水)之间充满了光辉,祥瑞的氛围渗透在每一缕轻纱中。

"春华顿觉早,天泽倍知崇"则是诗人对于这盛会所代表的时代意义的感悟。春意浓厚,国力昌盛,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展望,同时也是对皇恩浩荡的颂赞。

最后,"草木皆沾被,犹言不在躬"则意味着即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受到这份喜悦的滋润,连植物都感受到了这份恩泽,如同诗人自身所体验到的那般深刻。

整首诗通过对皇帝盛宴场面的描绘,以及对国家安宁、人民幸福的歌颂,展现了诗人对于盛世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219)

张九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名博物,汉族。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字:子寿
  • 籍贯: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
  • 生卒年:678-740

相关古诗词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迢递终南顶,朝朝阊阖前。

朅来青绮外,高在翠微先。

双凤褰为阙,群龙俨若仙。

还知到玄圃,更是谒甘泉。

夜雨尘初灭,秋空月正悬。

诡容纷入望,霁色宛成妍。

东极华阴践,西弥嶓冢连。

奔峰出岭外,瀑水落云边。

汉帝宫将苑,商君陌与阡。

林华铺近甸,烟霭绕晴川。

既庶仁斯及,分忧政已宣。

山公启事罢,吉甫颂声传。

济济金门步,洋洋玉树篇。

徒歌虽有属,清越岂同年。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

芳月尽离居,幽怀重起予。

虽言春事晚,尚想物华初。

迟日皦方照,高斋澹复虚。

笋成林向密,花落树应疏。

赠鲤情无间,求莺思有馀。

暄妍不相待,含叹欲焉如。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

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綵斿。

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

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

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

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

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

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饯王尚书出边

汉相推人杰,殷宗伐鬼方。

还闻出将重,坐见即戎良。

上策应为豫,中权且用光。

令申兵气倍,威憺虏魂亡。

树比公孙大,城如道济长。

夏云登陇首,秋露泫辽阳。

武德舒宸眷,文思饯乐章。

感恩身既许,激节胆犹尝。

祖帐倾朝列,军麾驻道傍。

诗人何所咏,尚父欲鹰扬。

形式: 排律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