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翁石桥

金椎谁奋破山霆,趋石浑疑走六丁。

间道便须横螮蝀,长竿先已竖蜻蜓。

济川作略君堪纪,吟雪行藏我欲经。

领取溪山好风月,更看高架翼然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是谁挥动金锥击破山之雷霆,搬运巨石仿佛有天神六丁相助。
捷径上仿佛要横跨彩虹,长竿早已竖起像蜻蜓点水。
过河的策略你足以记取,吟咏雪景行止我愿追随。
让我们一同享受溪山间的美景和风月,再看看那高架的翼然亭。

注释

金椎:比喻力量强大的工具或武器。
六丁:古代神话中的天神,这里形容力量强大。
间道:小路,捷径。
螮蝀:彩虹。
济川:渡河。
吟雪:在雪中吟诗。
翼然亭:形容亭子建造得像鸟展翅的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风光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开篇"金椎谁奋破山霆,趋石浑疑走六丁",诗人以金椎比喻强大的力量,将其作用于大地,用“破”字形容山石被击碎,这是一个充满动感的画面。紧接着的"趋石浑疑走六丁"则是对这股力量在石头间穿行,仿佛有神秘的六丁真人般的超然。

以下几句"间道便须横螮蝀,长竿先已竖蜻蜓",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山路之间的景象。螮蝀(一种古代传说中的奇虫)横亘在道路上,而长竿则已经竖立,如同蜘蛛结网。这两句增加了一种神秘和超自然的色彩。

"济川作略君堪纪,吟雪行藏我欲经"中,诗人似乎在叙述自己的某次旅行。"济川"可能指的是渡过河流,而"作略"则是记录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吟雪"和"行藏"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最后两句"领取溪山好风月,更看高架翼然亭",诗人似乎在赞美山川之间的美丽风光,并且还特别关注一座位于高处、形如鸟翼的亭子。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许还是诗人对于某种超脱和灵魂飞翔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收录诗词(104)

方凤(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名景山。宋末恩授容州文学,入元不仕。善为古今诗,不缘雕琢,体裁纯密,自成一家。有《存雅堂稿》等

  • 字:韶卿(韶父)
  • 号:岩南
  • 籍贯:宋元间婺州浦江
  • 生卒年:1240—1321

相关古诗词

寿东先生

黄菊香留晚节中,回头犹记矢悬蓬。

细看南极寿者相,全与东山老子同。

向日闾里门转大,此时庠序栋方隆。

解衣推食虽私感,普为儒流更祝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怀古题雪十首.长安落雪

朔风琼粉如筛堕,四望民居绝烟火。

路无行踪门反关,珍重先生独僵卧。

洛阳令尹举孝廉,三冬喜爱照河南。

有志何妨屡迁擢,要以清操除奸贪。

形式: 古风

怀古题雪十首.伊川门雪

定夫中立希贤士,事师河南程叔子。

门外雪深三尺绝,假寐觉来犹在此。

口生铁石为肺肝,心欲求道宁知寒。

他年传授称高弟,不愧芳名千万看。

形式: 古风

怀古题雪十首.孙康书雪

富贵爨炊蜡代薪,贫家读书夜无灯。

案头寒雪三光白,欲益披卷未所能。

长绳难系青春日,功业良由勤苦得。

獬冠他日立朝端,寒士声名满邦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