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少府挽词

兰杜摧芳不待秋,令人洒泪怨灵修。

门前吊客多青眼,堂上孀亲半白头。

共说才华为众许,岂期仁义是身雠。

一杯冥寞重泉土,野老相传说故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挽词《萧少府挽词》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成己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前事迹的追忆与哀悼,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联“兰杜摧芳不待秋,令人洒泪怨灵修。”以兰花和杜鹃花比喻逝者,虽未至秋而凋零,表达了对逝者早逝的惋惜与哀痛之情。同时,“灵修”一词借指逝者,暗含对其德行与智慧的高度评价。

颔联“门前吊客多青眼,堂上孀亲半白头。”描绘了逝者去世后,前来吊唁的宾客眼中充满哀伤,而其家中寡居的母亲或妻子已满头白发,形象地展示了丧事的凄凉与家庭的悲痛。

颈联“共说才华为众许,岂期仁义是身雠。”指出逝者生前才华横溢,深受众人赞誉,却未曾料到仁义之举竟成为其生命的代价,表达了对逝者不幸命运的感慨与无奈。

尾联“一杯冥寞重泉土,野老相传说故侯。”以一杯酒祭奠逝者于黄泉之下,寄托了对逝者的深深怀念与哀思。同时,通过野老的口述,将这段故事流传下去,使得逝者的形象得以在民间长久流传,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与历史感。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思考,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与道德价值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260)

段成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段克己弟。克己中举,无意仕途,终日纵酒自娱。成己及第,授宜阳主簿。金亡,成己与兄避居龙门山(今山西河津黄河边)。克己殁后,自龙门山徙居晋宁北郭,闭门读书,近四十年。元世祖忽必烈降诏征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至元十六年卒,年八十一

  • 生卒年:1230

相关古诗词

和师岩卿迁居之韵

君看行路古来难,木鸟其閒得少安。

三窟未成那用狡,一枝粗稳不须宽。

破除梦境元无国,收拾诗盟旧有坛。

秋菊春兰俱可喜,等閒乘兴一凭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伯和告别北迈欲得一言以资行橐惓惓之意盖不能违也病卧中殊无好怀漫以此赠

听唱离歌一再行,翩翩裘马戒晨征。

据鞍耿耿壮夫志,去国迟迟游子情。

野店人稀休奠枕,山蹊路险莫贪程。

一鞭行色西风顺,万里秋空片鹗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李公子诞日赋诗为寿

岁晚乔松益崛强,几经风雪几经霜。

鬓毛不与秋同老,名字长随菊共香。

阶下芝兰相照映,人閒岐路极微茫。

愿君参取东坡法,有病安心是药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张提举子华报政中台赋诗为饯第荒浅良愧也

庙堂遣使出分巡,抚养遗黎尚旧人。

今日不虚前日举,去时仍是到时贫。

一心耿耿公家务,两鬓萧萧客路尘。

鞭莫自君家世事,蹄涔未足到天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