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罩在金笼好羽仪,分明喉舌似君稀。
不须一向随人语,须信人心有是非。
这首诗名为《咏鹦鹉》,是宋代僧人释定诸所作。诗人以鹦鹉为题材,通过描绘其华丽的外表和模仿人类语言的能力,寓言性地表达了对鹦鹉行为的观察和评价。
"罩在金笼好羽仪",描绘了鹦鹉被精心饲养在华丽的笼子里,羽毛鲜艳,如同贵胄般的仪态,展现了其外在的华美与受人宠爱的地位。
"分明喉舌似君稀",则点出鹦鹉模仿人类语言的特性,暗示其能言善辩,但同时也暗示这种模仿并非出于自我,而是为了迎合主人或他人的喜好。
"不须一向随人语",诗人批评鹦鹉不应一味地模仿他人言语,失去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暗含对鹦鹉盲目顺从的不满。
"须信人心有是非",最后以人的心性为参照,指出人心自有对错判断,鹦鹉应有自己的判断,不应仅仅为了取悦他人而失去自我。
整首诗通过鹦鹉的形象,寓言般地探讨了人与动物的关系,以及个体应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的重要性。
不详
三年过了又三年,阅遍华岩满五千。
功德完满珍重去,何劳使者上高田。
胡张三背手张弓,黑李四反身架箭。
直饶齧镞古将军,对面髑髅穿一穿。
衲僧悟易要迷难,无限渔翁失钓竿。
点铁成金犹自可,点金成铁太无端。
应口曹源一滴时,谁知依样画猫儿。
袖中三尺龙泉剑,落尽髑髅人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