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应口曹源一滴时,谁知依样画猫儿。
袖中三尺龙泉剑,落尽髑髅人不知。
这首诗名为《颂古十八首·其十四》,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人释宝印。诗的内容以日常小事为喻,富有哲理。首句“应口曹源一滴时”,可能指的是随口一句话或片刻灵感,曹源比喻智慧的源泉。次句“谁知依样画猫儿”则暗示人们容易模仿表面,却难以理解事物的本质,就像照葫芦画瓢,画出的猫并不真实。
后两句“袖中三尺龙泉剑,落尽髑髅人不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以剑象征锐利的洞察力或真理,藏于袖中不显,一旦揭示,能穿透虚伪,揭示真相,但往往在无声无息中完成,旁人甚至可能毫无察觉。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世间现象的独到见解和对智慧内敛、无声处见真功的推崇。
不详
临机一味放憨痴,其毒尤深棒喝时。
堪笑人来誇敏手,得便宜是落便宜。
全收全放不通风,点破将来已不中。
礼拜起来虽悟去,街头笑倒李三翁。
一桡提起定纲宗,直得乾坤大地空。
只为夹山轻放过,至今四海错流通。
一个形骸两姓名,入泥入水可怜生。
回头掣断黄金锁,肯向毗卢顶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