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刘伶

逃名以酒转名高,醉里张髯骂二豪。

日月已为吾户牖,何妨东海作醇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刘伶的古代人物,他以逃避名声而著称,却在醉酒之时因豪言壮语而声名鹊起。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刘伶的内敛与外显、隐逸与张扬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

“逃名以酒转名高”,开篇即点明刘伶的行事风格——他选择逃避名声,却在不经意间通过饮酒而获得了更高的声誉。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刘伶对传统名利观的反叛,以及他对自由与真我的追求。

“醉里张髯骂二豪”,进一步刻画了刘伶在醉酒状态下的形象。他不仅不避讳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甚至敢于直面权贵,以豪言壮语进行讽刺与批评。这种大胆无畏的态度,彰显了刘伶的个性解放与独立思考的精神。

“日月已为吾户牖”,这一句则表达了刘伶对时间与空间的超然态度。他认为,日月星辰已经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暗示着他对自然界的亲近与融合,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接受。

最后,“何妨东海作醇醪”一句,既是对前文“醉里张髯骂二豪”的呼应,也表达了刘伶对于饮酒艺术的推崇与享受。他似乎在说,即便是在东海这样的广阔之地,也能酿造出醇厚的美酒,供人品味。这不仅是一种对饮酒文化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与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刘伶独特性格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其不拘一格、率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由、真我与自然的向往与追求。龚况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洞察力,成功地塑造了一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让人感受到其独特的魅力与精神价值。

收录诗词(13)

龚况(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其一)

家家高会锦模糊,谁信贫家菊也无。

多谢东邻送醅至,旋于篱畔觅茱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九日(其二)

自古谁无九日诗,诗成须道菊花枝。

直饶无菊何妨醉,野蓼村葵总是题。

形式: 七言绝句

游天峰寺

杖藜高踏半山云,不见此岗知几春。

异时人物凋零尽,只有青山似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午歇惠安寺

寒食都来数日闲,颜卿家帖到今传。

此公刚鲠无情煞,到得春时也自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