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晓祀

皇明严祀典,大孝极尊亲。

太室躬临祼,先陵复遣臣。

九重颁命晓,一节渡江春。

丰沛真王地,枌榆旧社民。

骏奔祗事早,斋宿省躬频。

殿阙风云盛,楸梧雨露新。

陈兵森虎豹,清道表麒麟。

列岫天垂障,长淮地涌绅。

潜光腾白璧,盛德琢苍珉。

闭匠嗟秦侈,除瘐识汉仁。

玄堂存秘器,玉座仰清尘。

亿载灵如在,元正礼再申。

加笾时物备,奉俎大牲陈。

祝嘏传多祚,余膰及众宾。

献酬神惠浃,醉饱圣恩均。

风雪催归盖,江湖恋帝宸。

大郊期不远,言迈敢逡巡。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皇帝在元日进行祭祀典礼的宏大场面与庄严肃穆的氛围。开篇“皇明严祀典,大孝极尊亲”点明了祭祀的主题和目的,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敬与孝顺。接着,“太室躬临祼,先陵复遣臣”描述了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活动的情景,彰显了其对传统礼仪的重视。

“九重颁命晓,一节渡江春”以时间与地理的变化,展现了祭祀活动的规模与影响,仿佛整个国家都沐浴在这一神圣时刻的光辉中。接下来的“丰沛真王地,枌榆旧社民”则通过历史的视角,强调了祭祀地点的历史意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骏奔祗事早,斋宿省躬频”描绘了祭祀前的准备工作与仪式的严谨性,体现了对祭祀活动的尊重与虔诚。随后的“殿阙风云盛,楸梧雨露新”以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祭祀现场的庄严与祥和。

“陈兵森虎豹,清道表麒麟”通过军事与礼仪的对比,展现了祭祀活动的威严与秩序。而“列岫天垂障,长淮地涌绅”则以山川的壮丽,象征着祭祀活动的深远影响与国家的繁荣。

“潜光腾白璧,盛德琢苍珉”以珍贵的宝石比喻,赞美了祭祀活动的崇高与皇帝的美德。最后,“闭匠嗟秦侈,除瘐识汉仁”通过历史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奢侈与暴政的批判,以及对汉代仁政的肯定。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祭祀活动的盛大与庄严,也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家治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512)

张羽(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夕钱塘怀古

闻说萧朝事,今宵昼日同。

都人丹阙下,天子彩楼中。

灯焰千枝月,衣香百和风。

坠钿随步拾,游骑彻明通。

节物长年在,豪华逝水空。

无因见遗老,重问古行宫。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春雨轩

霢霂洒空蒙,凭轩望不穷。

温迷回雁渚,暖带落花风。

着柳应催绿,□桃更上红。

气萦蛛网□,润合燕泥融。

送响苔阶上,飘寒绿琐中。

此时须下榻,琴酌暂相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

杏隐

绛萼竞春华,丹光照似霞。

虎眠应守谷,莺过每衔花。

望处疑仙岛,移来是病家。

写方看子坠,曝药避阴遮。

山客留仁种,贫人寄劵赊。

茂陵那解此,徒说枣如瓜。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竹雨轩

竹里萧萧雨,轩中景自幽。

明珠当砌落,碧玉倚阑愁。

烟护常疑晚,风随镇似秋。

响分弦上度,色借画中浮。

翠叶濡偏重,琼林着更柔。

羽沾餐实凤,衣湿在林鸠。

嶰谷阴时觅,淇园暝处求。

青苔知渐厚,绿雾觉添稠。

截管情何及,题竿兴未酬。

阮生宜径造,着屐与谁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