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

兴废数之常,智愚性相反。

乃萃一人身,古今觏亦罕。

其始虽足快,其终弥觉惨。

要为物欲昏,岂云识虑短。

我爱萧雍州,英年筹略展。

三十冠诸侯,一朝梁台建。

潞州别驾豪,雷目箭横撚。

净扫宫壶秽,告成岱宗检。

享祚逾四纪,职贡逮荒远。

范徐与姚宋,化钧美互斡。

虽复溺释乘,亦颇称慈俭。

开元继贞观,如乐谐箫管。

胡为踬末路,迷途入坎窞。

遂令地轴翻,苍生但余喘。

朱、李特鄙夫,惟知工媚谄。

宠任既有加,更复恣忌褊。

谁召逆景来,竟纵禄儿返。

白马鞚何骄,金鸡帐犹暖。

化龙首未成,上天足笑蹇。

终当就屠灭,痛已彻幽显。

金瓯误撞触,霓裳妙婉转。

蒲香幻影销,淋铃泪痕泫。

呵呵殒台城,郎当疲剑栈。

食子无下意,书次罪其缓。

鹦鹉问上皇,凄凉空满眼。

得失皆自我,此语宁无歉。

回首跃龙池,风流徒怀缅。

女宠及王夫,相倚如毂绾。

兵役事戎狄,阴类每相感。

一之或有蔽,沓来斯不免。

弗戢终见焚,自垢安可浣。

浮山众百万,尽付鲸波卷。

哀哉南诏师,遗骼谁与掩。

二君颇相似,佚事悲青简。

更念苻秦氏,取败由自满。

欲恃鞭断流,将谓山压卵。

鱼羊忽食人,风鹤犹破胆。

一溃心争离,重振力告殚。

黩武戒良深,噬脐悔已晚。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纪迈宜的《咏史(其二)》以历史为鉴,通过对萧雍州、李唐王朝兴衰的描绘,反思了权力欲望、用人不当以及贪欲导致的国运沉浮。诗中提到的人物如萧雍州英明果断,李唐盛世的繁荣,以及后期宠臣的专权和误国,都揭示了历史上的兴衰规律。诗人通过"金瓯误撞触,霓裳妙婉转"等句,批评了统治者的奢侈与昏庸,以及"弗戢终见焚,自垢安可浣"的警示,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25)

纪迈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康熙甲午举人,官泰安知州。有《俭重堂集》

  • 字:偲亭
  • 籍贯:文安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三)

晋宋皆南渡,葸苶气不振。

持盖与行酒,千载有遗恨。

仇耻何能雪,纪纲嗟已紊。

太阳同万物,臣节殊未顺。

遂令敦温徒,跋扈踞方镇。

玉、谢盛江东,中原日凋困。

羯胡虐焰长,正始风流尽。

徒都逮钱塘,宋又不如晋。

仇应不戴天,枕戈还剚刃。

胡至遂称臣,包羞毋乃甚。

哀哉小朝廷,九宇沦左衽。

岳、韩真名将,摧陷无坚阵。

忠义贯金石,智勇出悲愤。

长城嗟自坏,湖山甘栖遁。

关闽溯濂洛,尼山布余荫。

若欲复两河,斯人亦可任。

仁者必有勇,圣言宁不信。

少进辄迁谪,遁世得无闷。

孝皇殊䡾䡾,抚髀思英隽。

前后两相左,偾辕愧张浚。

生贤欲何为,天意不可问。

形式: 古风

咏史(其四)

靖康日乞和,徽钦反不归。

景泰但主战,空质计知非。

上皇闭南内,夺门启危机。

乃知贼桧黠,以此中其微。

恢复迎二帝,事与君心违。

所以三字狱,冤愤古来稀。

忠肃功最大,社稷有所依。

故君由此返,不待请与祈。

奈何指为罪,碧血污朝衣。

忠臣拙自谋,千古涕交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咏史(其五)

周鼎七雄烹,晋辕戎狄驾。

六朝困南服,五代沸中夏。

久聚必泮散,纷争互輘藉。

宋季局忽变,一统肩相卸。

秦隋尚逊大,辽金岂能亚。

旋乾而转坤,搏戏侈钧化。

梦觉失千劫,俯仰空悲诧。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四阳庵松歌

昨日樱桃园里竹,千竿簌簌黏衣绿。

今朝四阳庵里松,数株盘礴来天风。

一株根蟠巨石上,郁律绾结龙蛇状。

忽伸一爪掀岩峦,石破天惊泣相向。

七株离立寺门前,乱飘翠雨霏苍烟。

当门兀坐啜苦茗,但觉云烟幂历相钩连。

于中两株尤诡异,槎丫撑突夜叉臂。

如擎剑戟拥麾幢,偶卫仙官下游戏。

又如空中悬丹梯,从此步步直上排云霓。

可望不可到,不如醉倒童子争扶携。

四阳之松真奇绝,往来常听游人说。

此际徘徊意未厌,重过偃卧松阴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