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弟子从来学未纯,异时得失亦频频。
一官所买知多少,便议先生作圣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弟子学习态度和效果的一种担忧。诗中的"弟子从来学未纯",反映出弟子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而是有所不足,可能存在着懈怠或浅尝辄止的情况。紧接着的"异时得失亦频频"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不仅是偶尔为之,更是经常出现。
诗人在后两句中通过对比,将弟子的学习态度与官员购物时的精明做比较,指出弟子对于知识的获取远不如买官者对于金钱的计算那样精准。这既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也透露出对于弟子不能全心投入学习的失望。
最后两句"一官所买知多少,便议先生作圣人"则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讽刺。官员通过购买手段获取职位,而人们却往往将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与学问相提并论,甚至将那些没有真正学问的人也誉为“圣人”。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批判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公,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学术和品德的重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弟子学习态度的批评和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展现了诗人对于教育的严肃态度以及对于知识与道德的深刻理解。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从来秋菊不曾栽,敢向西风怨不开。
我自伤秋有高兴,非关特为菊花来。
可嗟落日志悠然,便有群星出见天。
夜月自明人自爱,不妨人亦闭门眠。
冲冲行路自多岐,已踏归途尚虑非。
夜犬只知人是盗,不知人亦夜来归。
叩几悲歌涕满襟,圣贤千古我如今。
冻琴弦断灯青晕,谁会男儿半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