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人退还定海后纪诗四章寄呈王明府师丕显兼寄咸龄鹿泽长两观察舒司马恭受朱明府绪曾孙鹾尹廷璐(其二)

在昔搆乱初,祸难讳所自。

上帝赫以临,焉忍歌内奰?

缄口相饰瞒,箕踞但私詈。

镕铁扬炭垆,鼓谁劲其鞴?

朝令夕复更,此轩彼旋轾。

聚鬨无确谋,寸心各怀魅。

明罪既工避,荣名复工伺。

烂额池中鱼,冤遭城火累。

委念忘民劳,延首听天意。

春花霪雨中,蝶蜂互猜忌。

我愁危栋颓,终难寸壁庇。

静夕占流珠,凄然横涕泗。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象征,展现了人们在混乱中的复杂心理状态和行为。诗中提到“在昔搆乱初”,暗示了社会开始动荡,而“祸难讳所自”则表达了对混乱根源的隐晦提及。接着,“上帝赫以临,焉忍歌内奰?”通过上帝的视角,表达了对人间苦难的深切关注,同时也提出了对人们内心痛苦的同情。

“缄口相饰瞒,箕踞但私詈”描绘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选择沉默和掩饰,另一种则是直接的指责和谩骂。这种对比反映了社会中不同群体在面对危机时的心理差异。

“镕铁扬炭垆,鼓谁劲其鞴?”这一句使用了冶炼的比喻,暗示了社会变革的力量和背后的推动力。接下来,“朝令夕复更,此轩彼旋轾”则形象地描绘了政策或局势的反复无常,以及人们在这种不确定性下的无所适从。

“聚鬨无确谋,寸心各怀魅”揭示了人们在混乱中缺乏明确的计划和目标,各自心中都可能有着不可告人的动机。接着,“明罪既工避,荣名复工伺”则进一步展示了人性中的趋利避害,以及在追求名誉与逃避责任之间的矛盾。

“烂额池中鱼,冤遭城火累”通过比喻,将无辜者比作被大火烧伤的池中之鱼,表达了对受害者无辜遭受苦难的同情。最后,“委念忘民劳,延首听天意”表达了对民众劳苦的同情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春花霪雨中,蝶蜂互猜忌”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类社会的微妙联系,春花在淫雨中凋零,蝴蝶和蜜蜂在其中互相猜疑,象征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复杂关系。

“我愁危栋颓,终难寸壁庇”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动荡的担忧,担心国家大厦将倾,难以找到安全的避风港。“静夕占流珠,凄然横涕泗”则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思考,泪水横流,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的苦难和复杂心理,以及诗人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夷人退还定海后纪诗四章寄呈王明府师丕显兼寄咸龄鹿泽长两观察舒司马恭受朱明府绪曾孙鹾尹廷璐(其三)

驰铃入郡城,道路欢如雷。

狗马亦太平,斯民复何猜?

侏儒计安饱,所志本不恢。

至此一寸心,似能胞与该。

急揽大布衣,冒风登城台。

江风夹海云,中有清气来。

压浪高下山,晴翠为之开。

浩歌吾得今,惜无流霞杯。

转怜废垒多,碍目犹蒿莱。

应有战死魂,倍切思归哀。

仰睹羲轮红,一鉴澄八垓。

既埽自无翳,得振可忘隤。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夷人退还定海后纪诗四章寄呈王明府师丕显兼寄咸龄鹿泽长两观察舒司马恭受朱明府绪曾孙鹾尹廷璐(其四)

蚁众悲陆沈,心魂顿惊有。

跽迎群公舆,当关拥牛酒。

讵殊失路孩,牵裳得父母。

便以鞭笞加,孰敢不悦受?

忍辱俟再天,民已苦疲守。

食檗兵刃丛,五年血濡首。

原非肝腑亡,堂皇厕奸丑。

一徙枭獍巢,居然凤麟薮。

遥愿群公肩,代承圣泽厚。

徒步亲拊循,浃感遍童叟。

贱子怜病撄,独歌匿深牖。

何当鼓楫从,登瀛览清浏。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调友人三绝句(其一)

十年泽面学狂憨,月怨云欢彻底谙。

梅子心酸莲子苦,何如榄味有回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调友人三绝句(其二)

不随墨墨尚蘧蘧,汝自崇兰我弃樗。

浑水鲿鲢宜困网,清流那有上钩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