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宫.答徐野君

烟草沉山,蘋风蹙水,天涯又是残春。

唤友莺儿,寻家燕子,那堪花雨纷纷。

心惊物候,空目断、江东暮云。

愁来不见,梦去仍迷,此地逢君。

那堪踪迹沉沦,豪气成虹,短发如银。

名重词坛,春波妙曲,几番吹雪萦尘。

凄凉旧事,漫提起、教人断魂。

只须付与,月底红牙,掌上青樽。

形式: 词牌: 庆春宫

鉴赏

这首《庆春宫·答徐野君》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沈谦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残春时节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愁绪和对故人的思念。

开篇“烟草沉山,蘋风蹙水”,以烟雾笼罩的山峦和微风吹皱的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天涯又是残春”一句,点明季节的更替,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唤友莺儿,寻家燕子”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莺鸟相呼,燕子归巢,然而“那堪花雨纷纷”则转折出一种哀愁的情绪,花落如雨,不仅象征着春天的消逝,也暗含着人生的无常和离别之苦。

“心惊物候,空目断、江东暮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接下来,“愁来不见,梦去仍迷,此地逢君”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愁绪难解,梦境迷茫,即使在相遇之时,也难以释怀心中的忧伤。

“那堪踪迹沉沦,豪气成虹,短发如银”这一句,诗人将个人的遭遇与豪情壮志相对比,以“短发如银”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无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青春不再的感慨。

“名重词坛,春波妙曲,几番吹雪萦尘”则回顾了诗人在文学上的成就,以及作品中蕴含的深意,尽管经历了风霜,但其作品依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最后,“凄凉旧事,漫提起、教人断魂。只须付与,月底红牙,掌上青樽”表达了诗人面对过往的回忆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往事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月底红牙,掌上青樽”的场景,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寄托,试图在月光下、酒杯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深刻反映了其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和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230)

沈谦(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花犯.夏夕闻隔楼弦弄有感

簟波平,残灯半灭,三更梦初醒。两眸炯炯。

见斜月穿窗,閒弄花影。蓦然坐起罗衣冷。

隔楼笙管竞。遥想像、翠帘红烛,空房真寂静。

回思少年爱追凉,槐阴携艳质,香肩曾并。

消薄醉,记亲煮、凤团双饼。歌懒奏、笑垂素颈。

今隔着、银河千万顷。

都不道、那时轻诺,海榴花外等。

形式: 词牌: 花犯

探春慢.孙无言徵刻予词于扬州,遥有此寄

一树琼花,二分明月,扬州自古佳丽。

杜牧曾游,何郎不再,试问风流谁继。

才子飘零尽,还喜得、词编玳瑁,知音千古寥寥,能识高山流水。

念我朱颜易老,奈江梦少花,洒笔成泪。

浪许金荃,羞称玉树,何处更将愁讳。

从此然脂夜,免冻了、春纤十指。

虞生不恨,相逢竟须沉醉。

形式: 词牌: 探春慢

神女.书高唐赋后

草香竹暗巫山曙。记宸游、空凝伫。

疏疏雨自何来,霭霭云无处所。

此日登台,当年荐枕,闻道佳期在朝暮。

怎想像梦里、姚姬不管,深宫细腰苦。

侍臣宋玉偏能赋。动淫思、牵愁绪。

岂知惆怅中宵,赢得悲哀万古。

浪说神人,鸣鸾易返,又逢薄怒。

今但有、杜宇啼红,花落高唐路。

形式:

西河.同袁令昭先生集湖上

春事晚。落红一夜飞散。

蜻蜓蛱蝶漫踌躇,东君意懒。

柳烟深锁玉楼空,画船犹把歌按。雨俄霁,寒又暖。

浪花日影同灿。匆匆过客爱西施,髻鬟双绾。

小姬随意弄琵琶,青衫愁泪俱满。

游丝百丈正宛转。恨斜阳、终自难挽。

回首总成虚诞。

典春衣、共卧垆头,休惮赏遍湖山,无人管。

形式: 词牌: 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