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的《沈阳杂诗二十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命运以及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首句“草草四十载”,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历经四十年的人生历程,充满了匆忙与短暂之感。接着,“乾坤一病身”一句,将个人的命运与广阔的天地相联系,暗示了人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和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不佳的感慨。
“腊深颜益厚”描绘了冬季的寒冷,但诗人的脸色却因经历而显得更加沉稳厚重,可能象征着岁月的磨砺使人心智更加成熟。而“祸酷意无瞋”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苦难和不公时,内心的平静与宽容,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态度。
“性命岂由我,饥寒常累人”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和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诗人认为,生命的长短、命运的好坏并非由自己掌控,而常常是饥饿和寒冷这样的基本生存需求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最后,“西邻有二老,谈笑见天真”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通过与两位老人的交谈,诗人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他们的纯真与和谐,或许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映照,也可能是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状态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社会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在逆境中保持平和心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