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梁颙若归西山草堂留题二首(其二)

通津深入小桥斜,城里青山即到家。

善读父书藏旧草,閒携儿戏玩晴花。

水松雨后全生韵,石壁亭西不厌遮。

仲叔自知无累邑,劳君樽酒对桑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梁颙若一同返回西山草堂的情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首句“通津深入小桥斜”描绘了一条通往草堂的小径,穿过一座弯弯曲曲的小桥,隐喻着心灵的归宿之路。接着,“城里青山即到家”一句,将城市与自然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家的深切情感。

“善读父书藏旧草”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通过阅读父亲留下的书籍,继承家族的文化遗产。“閒携儿戏玩晴花”则描绘了诗人与孩子在晴朗天气里嬉戏玩耍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与温馨。

“水松雨后全生韵,石壁亭西不厌遮”两句,通过雨后的水松和石壁上的亭子,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静谧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仲叔自知无累邑,劳君樽酒对桑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自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回归自然、享受田园生活的美好情境,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949)

陈子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陈伯玑兼怀药地禅师

灌婴城内想吾宗,远水将冰树近冬。

庐岳瀑飘常过雪,豫章风起忽无榕。

文期不朽身堪困,诗读平生面尽逢。

待访青原老开士,约君联榻道心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寄曹秋岳

别来犹见兴飞扬,雅事曾归布政堂。

亲入水岩寻子砚,自开山篓拣生香。

湖梅梦破多多蕊,代雁书稀一一行。

诗体更知无敌甚,戟门看试挽弓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闻钟

钟叩三回三十六,正当七十二峰前。

声如步步渐出寺,我向僧僧同入禅。

数里秋林皆滴露,一江寒月欲浮烟。

此时响歇更何听,佛以一音醒大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破寺

瀑水交流山路断,萧萧孤寺半峰藏。

瓦边红叶坠莲座,窗畔昏鸦投竹房。

饥虎习闻持戒语,湿萤分点坐禅香。

几人到此团圞久,为拨寒炉上石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