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静斋为镏秀才赋

蜂蚁竟喧杂,营营胡为生。

兰苕媚景光,靡靡安足荣。

若人达至理,冲然弥自贞。

汎览頫仰间,端居念虑清。

终然得所适,放歌南山行。

南山佳游遨,亦足畅幽情。

凉风吹衣裳,流泉濯冠缨。

乐哉忘岁年,焉知外物婴。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习静斋中寻求内心宁静的过程与体验。开篇以“蜂蚁竟喧杂,营营胡为生”两句,形象地比喻了外界的纷扰与忙碌,引出对内心平静的渴望。接着,“兰苕媚景光,靡靡安足荣”则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景象,反衬出内心的追求与满足。

“若人达至理,冲然弥自贞”表达了作者对于达到某种真理或至高境界的向往,以及在追求过程中保持坚定与纯洁的态度。“汎览頫仰间,端居念虑清”则描述了在广泛阅读与深思中,内心逐渐变得清明的状态。

“终然得所适,放歌南山行”表明作者最终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与归属感,决定在自然中自由歌唱,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欣赏。接下来的“南山佳游遨,亦足畅幽情”进一步强调了在山林间的游历带给心灵的愉悦与释放。

“凉风吹衣裳,流泉濯冠缨”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凉风轻拂,泉水洗涤,象征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乐哉忘岁年,焉知外物婴”则表达了作者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快乐,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对外界事物的困扰感到无暇顾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在寻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经历的思考、感悟和最终的释然与喜悦。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送参政蔡思贤奉使西蜀

酌君白玉杯,赠君黄金鞭。

君当远行迈,听我歌短篇。

维蜀控西土,相去何绵绵。

铜梁倚白日,巫峡横青天。

周原开沃壤,万壑成奔川。

文翁昔领校,风俗为之迁。

武侯继秉国,纲纪乃秩然。

由来蜀故老,念之如在焉。

君今肃将命,礼义重所专。

冠盖宛相远,照耀江之边。

澄江上新鲤,碧树当离筵。

君行壮远别,慷慨薄云烟。

兹事信足美,高谊良可宣。

聊因写馀兴,浩歌秋风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观种蔬人

种蔬不满畦,畦大蔬亦长。?瓠荂修条,韭薤被腴壤。

耘耔励昕夕,灌溉益培养。

新苗抽露茎,巨叶覆云掌。

生意日已敷,辟土日已广。

沟浍渐疏豁,螟螣在祛攘。

靡靡充盘盂,稍稍积瓶盎。

乃知天地间,服力足有仰。

苟不苦心志,胡能奉馀飨。

为尔罄空言,聊以寄幽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题梁氏偕老诗卷

在昔有夫妇,隐居随岩巅。

饥食岩中芝,渴饮岩下泉。

一朝化双鹤,飘飘上九天。

蹇予好事者,览兹怀古先。

迩来安宜生,叙述梁氏贤。

交游崇信义,举指节周旋。

雍容家室间,琴瑟协鸣弦。

宾客敬相待,子孙罗其前。

秋霜照白发,消遥各忘年。

世虑素超越,一日同弃捐。

乡里悉惊羡,诗赋多流传。

我思人之死,渺如风中烟。

偕欢尚莫遂,偕老难必然。

王国道化行,仁风被八埏。

俾民生无虞,俾民死获全。

我歌汝坟章,再赓偕老篇。

一为梁所重,一为圣所宣。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送陈克明陪师进浙与孙伯融各赋五言赠别分得蛟龙得云雨五韵

轰霆撼鞞鼓,飞雾扬旌旄。

元戎事西浙,大飨行南郊。

群舞士气作,拔剑挥长蛟。

柳色何依依,鸟鸣何嗈嗈。

陈师谅及时,观者为改容。

引领待神捷,归骑看游龙。

谢安本伟人,乐毅乃豪客。

出处贵有时,论议重有益。

君看汗竹间,勋庸匪轻得。

武林古都会,冠盖游缤纷。

念此丧乱中,孰不思汝坟。

愿言崇慰止,庶以集如云。

回风来树颠,旭日丽江渚。

临别赠长歌,歌竟暂容与。

君知大旱秋,嗷嗷望霖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