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胜慢/声声慢.家妓荣奴既出有感

朱门深掩,摆荡春风,无情镇欲轻飞。

断肠如雪,撩乱去点人衣。

朝来半和细雨,向谁家、东馆西池。

算未肯、似桃含红蕊,留待郎归。

还记章台往事,别后纵青青,依旧时垂。

灞岸行人多少,竟折柔枝。

而今恨啼露叶,镇香街、抛掷因谁。

又争可、妒郎夸春草,步步相随。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豪门深宅紧闭,春风摇曳,似乎要轻易飞入。
心碎如雪,纷飞落满人的衣裳。
清晨带着微雨,不知飘向哪家的东厢西院。
它似乎不愿像桃花般鲜艳,只为等待郎君归来。
还记得章台旧事,即使离别后依然青翠。
灞桥边行人无数,都曾折下它的柔枝。
如今只恨露水打湿叶片,香气满街,却不知为谁抛洒。
又怎能嫉妒那青草,它紧随郎君,一步不离。

注释

朱门:豪门大户。
摆荡:摇曳不定。
无情:这里指春风。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桃含红蕊:比喻女子的娇艳。
章台:古代地名,此处代指女子曾居住的地方。
青青:形容植物茂盛。
灞岸:古代长安附近的河岸。
柔枝:指植物的嫩枝。
露叶:被露水打湿的叶子。
香街:香气弥漫的街道。
春草:象征青春和活力。
相随:跟随,相伴。

鉴赏

这首词以"朱门深掩"起笔,描绘了一幅富贵人家庭院春色的画面,春风拂过,似乎在试图撩动闺中人的思绪。"断肠如雪"四字,形象地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愁苦,如同飘落的雪花般纷扰,连春风吹过的痕迹都仿佛能触动她的哀伤,甚至扰乱了她的衣襟。

接下来,词人将目光转向了春天的景色,细雨与桃花相映成趣,但这些美景并未能唤起她的喜悦,反而勾起了对往昔章台旧事的回忆。"算未肯"一句,暗示了她不愿像桃花那样热烈绽放,而是期待着心上人的归来。

"还记章台往事"至"依旧时垂",进一步深化了对过去的怀念,即使岁月流转,青青的柳条依然如故,却无人陪伴。"灞岸行人多少"描绘了过往行人折柳的场景,这无疑增添了她的离愁别绪。

最后,词人感叹如今的悲伤,泪滴落在露湿的叶子上,昔日的香气也无人欣赏,只因失去了那个曾经与她相伴的人。"又争可"一句表达了对春草的嫉妒,它们虽能随风而行,却无法替代她的失落。整首词情感深沉,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对爱情的执着。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迷神引.贬玉溪,对不山作

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大江东注。余霞散绮,向烟波路。使人愁,长安远,在何处。几点渔灯小,迷近坞。一片客帆低,傍前浦。

暗想平生,自悔儒冠误。觉阮途穷,归心阻。断魂素月,一千里、伤平楚。怪竹枝歌,声声怨,为谁苦。猿鸟一时啼,惊岛屿。烛暗不成眠,听津鼓。

形式: 词牌: 迷神引

宴桃源/如梦令

往岁真源谪去。红泪扬州留住。

饮罢一帆东,去入楚江寒雨。无绪。无绪。

今夜秦淮泊处。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浣溪沙.樱桃

雨过园亭绿暗时。樱桃红颗压枝低。

绿兼红好眼中迷。

荔子天教生处远,风流一种阿谁知。

最红深处有黄鹂。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浣溪沙

江上秋高风怒号。江声不断雁嗷嗷。

别魂迢递为君销。

一夜不眠孤客耳,耳边愁听雨萧萧。

碧纱窗外有芭蕉。

形式: 词牌: 浣溪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