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

花菲菲,柳依依,留春不住送春归。

春归何处堪图画,春尽江南日暮时。

黄鹂啼多芳草远,青梅子重杨花飞。

人生三万六千日,与君复有明年期。

形式: 古风

翻译

花朵盛开,柳枝轻摆,挽留不住春天离去的脚步。
春天究竟去了哪里,才适合描绘成画?当江南的春色在傍晚消逝时。
黄鹂鸟叫得频繁,绿草渐行渐远,青梅熟透,杨花纷飞。
人的一生共有三万六千个日夜,与你相约,期待着来年的重逢。

注释

花菲菲:形容花朵繁多且鲜艳。
柳依依: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样子。
留春不住:留住春天。
归:离去。
堪:适合。
图画:绘画或美景。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日暮时:傍晚时分。
黄鹂:一种鸣鸟。
芳草:香草,这里指代绿色植物。
青梅子:未成熟的梅子。
重:成熟。
杨花:柳絮。
三万六千日:泛指人的寿命。
复:再,又。
期:约定。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的感慨。"花菲菲,柳依依,留春不住送春归"几句勾勒出春日繁华而又难以挽留的情景。春光无情,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最终还是要离开。

诗人通过"春归何处堪图画"表达了对春天美好场景的无限留恋之情,似乎希望能将这份美丽永恒化。而接下来的"春尽江南日暮时"则描绘出春去秋至、夕阳西下的宁静与哀愁。黄鹂啼叫在远方的芳草丛中,青梅子重又带来了生机盎然的景象,而杨花飞舞,则是春意犹存的最后礼赞。

诗中的"人生三万六千日,与君复有明年期"则跳出了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从更深层次上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人间友情的珍视。三万六千日是人一生的日子,转瞬即逝,而诗人却坚信与君相约,来年再续前缘,这不仅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对当前时光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珍惜。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生命流逝和友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生活哲理。

收录诗词(156)

田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

  • 字:表圣
  • 籍贯: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
  • 生卒年:940~1004

相关古诗词

倚柱吟

暮春惨惨黄昏雨,零落樱桃斜掩户。

未张灯火帘幕深,楼阁巢寒闻燕语。

昔时常说长安好,而今厌走长安道。

苏秦辨说长卿才,自笑功名胡不早。

人悄悄,倚柱时,情脉脉,无人知。

怜春惜远情不尽,斜雨兼花闇湿衣。

形式: 古风

倚楼

西楼吟倚若为情,情似浮云处处生。

翠叠乱山千里阔,红翻晴叶一川明。

散分野色渔村小,斜衬秋光雁阵横。

回望帝乡归未得,芦花如雪绕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峨嵋山歌

高高百里一屈盘,八十四盘青云端。

星辰淋漓泻瀑布,岚楼雪寺五月寒。

残阳忽黑雨雹飞,霹雳火著枯杉枝。

登临慨然小天下,回时一顾东海涯。

细看朝阳初出时,火精转毬百尺围。

曈曈昽昽浮在水,峨眉朝云已如绮。

形式: 古风

乾明节祝圣寿(其五)

鸾杯进酒近天颜,拜舞风清响佩环。

瑞日正高重御宴,摵鞭才定再催班。

霓旌绛节仙家乐,金阙银台海上山。

绮陌晓来回望处,建章楼阁紫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