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其一)海

仲尼欲浮海,而我居海边。

海中有大鱼,岸上有薄田。

种田须荷锄,捕鱼还刺船。

农夫与渔父,相见复相怜。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孔子欲乘海而行,诗人则栖身海边的场景,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身境遇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诗中通过“海中有大鱼,岸上有薄田”这一对比,既展现了大海的辽阔与深邃,也映射出陆地生活的艰辛与朴素。接着,“种田须荷锄,捕鱼还刺船”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农夫与渔父各自的生活状态和劳作方式,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最后,“农夫与渔父,相见复相怜”一句,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基于共同生活经历而产生的理解和同情,深化了作品的人文关怀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海边生活的画面,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交织,展现了平凡生活中的诗意与哲思,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作者杨巍在明代的文学背景下,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使得这首诗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其二)楞严寺

此寺置何年,大唐贞观岁。

中藏白石碣,上刻前贤字。

地居古河边,门临野无际。

忆我读书时,寒榻同僧睡。

形式: 古风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其三)马谷山

马谷近愚谷,所以人迹稀。

昔名乌鹊山,不见乌鹊飞。

惟有紫蕨菜,其苗高且肥。

洞口封白云,专待主人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旅中偶读元次山西阳城之诗追忆旧游拟作四首(其四)三里村

去城三里遥,亦无客来往。

本是老农家,荷锄非勉强。

既喜儿童愚,又见桑麻长。

早晚酒一壶,自歌还自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苦寒行沁州山中作

凌晨陟龟岭,诘曲怯跻攀。

抚时岁聿暮,积雪蔽崇峦。

寒生危堑里,雀啼枯木间。

绵衣犹恨薄,仆从衣俱单。

路旁有民舍,柴门掩空山。

壮者散四方,老者卧草菅。

海宇多变故,徵求日未閒。

营构一何急,边尘满汉关。

壑深水不流,我泪独潺湲。

凭谁叫阊阖,早使阳春还。

形式: 古风